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3.1 多变的天气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上3.1 多变的天气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3.1 多变的天气(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
4.在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5.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实践能力。
6.在小组游戏及学做播报员的活动中,培养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的重性。
2.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通过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了解,感受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通过活动,了解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1.分析天气特征。
2.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等。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活动:设置情景-观看天气动态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同学们,图中展示的情景就是多变的天气状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天气及其影响;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切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天气及其影响】
(一)“天气”与“气候”的联系与区别
1.描述天气状况
活动: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简单向学生说明动态图中信息。
讲解:解读“晴”、“热”、“阴”、“雨”、“冷”、“风”。
2.“天气”的含义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看动态图中信息。
讲解: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3.描述气候状况
活动:阅读课文,图文互释,以图释文,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讲解: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4.“气候”的含义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动态图中的信息。
讲解: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活动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学生完成活动,教师评判,纠正。
5.“天气”与“气候”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表格中的信息,比较、分析。
讲解:列表说明
概 念 天 气 气 候
区别 特点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 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常用描述词语 阴晴、风雨、冷热等 四季如春、全年严寒、终年炎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等
时间长短 短时间 长时间
大气状况 即时状况 平均状况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联系 二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
6.“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提醒学生关注景观图中的信息。
讲解:不同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
举例说明:人们普遍喜欢选择晴天进行各种户外活动;雷雨天常伴有雷鸣、闪电、暴雨等现象,人们出行时要防止雷击,注意安全。等等。
活动2: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讲解: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一)读懂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的内容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
讲解: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2.卫星云图的判读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
讲解:列表说明
颜色 项目
绿色 陆地
蓝色 海洋
白色 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知道常用天气符号
(1)常用天气符号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记忆、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
(2)组合式天气符号的判读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其含义是本城市由左面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转变为右面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
(3)风向和风力的判读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
(4)力和风力符号的判读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别越大,风力越强。一般用带风羽的箭头来表示风向风力。
(5)风向的判读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判读风向时,观察风羽所在的方位,即为风向。
4、播报天气预报
讲解:按照天气符号说出天气状况;说出当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如有风力符号,则要播报出风向和风力。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空气质量指数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信息。
讲解: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空气质量指数判读空气状况
活动:指导学生看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空气质量。
讲解:列表说明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0~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1~150 轻度污染
四级 151~200 中度污染
五级 201~250 重度污染
六级 >300 严重污染
备注: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资料暂缺
(三)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自然因素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四)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活动:图文互释,以图释文,指导学生看图中的信息。
讲解: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减少扬尘;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的烟尘排放;减少冬季用煤取暖等。
课堂练习:
1.小亮的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奶奶很喜欢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
B.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出现了异常
C.今天的气候晴,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气候变化真大
【解析】答案B
昆明四季如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对气候的描述,不是对天气现象突出特点的描述。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是对气候的描述。今天时间短,是对天气的描述。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现象。
中央电视台在某日的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上,兰州的天气符号和气温状况如图所示,说明兰州的天气情况是( )
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1℃
B.晴转多云,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1℃
C.阴转晴,最低气温13℃, 最高气温21℃
D.晴转阴,最低气温13℃, 最高气温21℃
【解析】答案 A
图中表示左面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转为右面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从天气符号可知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为13℃,最高气温为21℃。
3.2014年11月7日至12日正值APEC会期,北京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网络热议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下列举措有利于“APEC 蓝”延续的是( )
A.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B.增加私家车保有量
C.保持重工业发展模式 D.发展绿色能源公交
【解析】答案D
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 这样做会增大碳排放;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会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重工业对能源的消耗大,污染严重,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发展绿色能源公交,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改善大气环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题。
2.交流分享:观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
【板书设计】
多变的天气
天气及其影响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天气与气候
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天气:同一地区,短时间内变化大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大
气候:同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预报内容: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
卫星云图的判读:绿色-陆地,
蓝色-海洋,白色-云区
常用天气符号
风的符号
风向:风的来向
风力:风强弱的级别
影响:自然因素
因素: 人类活动
空气质量指数大,污染物多,有害人体健康,空气质量指数小,污染物少,有益人体健康。
有效措施:控制空气污染
区别

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