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同步学案(教师版+学生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同步学案(教师版+学生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民主与价值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内容
政治认同 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道德修养 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 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
自学导航
知识点一 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
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 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内涵:公民依照 ,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 ,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 建设。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1)民主选举
①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 和 、 和
③原则:遵循 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 地参与民主选举
(2) 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3)民主决策
①地位:保障 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要求:要求保证 ,决策方 ,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③制度保障:
制度 具体内容
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民情恳谈会等。由下而上,是公民把社会层面的民意民情,汇总反映到政府层面。公民主动将意见反映给政府。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此制度由上向下,由政府向社会民众公示重大事项,一个决策成文(或草案),然后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主要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
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
(4) 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5)民主监督
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谁监督?——
监督谁?——
监督权的内容?——
②意义:
A国家:
B个人:
③注意事项:(了解)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②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④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⑤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知识点二 增强民主意识
★5.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 ,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2) ,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 。(对公民)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 ,也是 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
★6.怎样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公民要自觉 ,始终按照 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 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 ,在实践中逐步 。
★7.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
(1)要有 和 ;
(2)以 的态度 地看问题;
(3) ,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巩固练习:
1.(2023·四川达州中考)某市政府准备调整公共交通价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民参与该活动的民主形式是( )
A.直接选举 B.听证会 C.依法信访 D.民主管理
2.(2023·四川宜宾中考)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徵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徵议案2万余条,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连续八年,该地学生的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
3.(2023·山东烟台)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
②旨在保障学生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④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2023·云南中考)某村村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查看并核实各项惠民惠农补助资金发放情况。这体现了村民积极参与( )
A.参政议政 B.民主协商 C.民主监督 D.民主选举
5.(2023·湖南省张家界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
6.(2023年湖北省宜昌中考)右图中,民众的行动是( )
A.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B.正确行使文化权利
C.理性参加民主选举 D.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7. (2023年湖北省鄂州)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A.某市召开调整公共交通票价听证会——民主决策
B.选民理性、公平、公正地参与投票——民主监督
C.某中学建议相关部门在学校门前增设红绿灯——协商民主
D.某地区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基层民主
8. (2023·贵州省贵阳中考)贵州某地利用微信小程序推出人大代表服务联系群众的“民情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便可知悉代表职务、联系方式、履职动态等,并可随时通过拨打电话、编辑文字、发送语音、拍摄视频等方式,向代表反映诉求或建言献策。“民情二维码”的推出( )
A.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并杜绝腐败 B.确保所有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
C.能让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丰富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9.(2023·浙江杭州中考)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面向全市中学生开展优秀模拟政协提案评选活动,获一等奖提案的领衔学生可以列席市政协开幕会。这有助于青少年( )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③了解政协这一行政机关的工作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广西某村召开“百家议事”乡村建设谋划会,现场村民畅所欲言,就建设垃圾中转站、灯光篮球场、图书室等事宜展开了热烈讨论。这表明该村村民( )
A.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B.主动参与民主选举
C.自觉参与民主监督 D.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11.下列四幅漫画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江苏机动车近2500万辆,人车路矛盾凸显。2023年3月29 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 草案)》进行了审议,通过地方立法规范交通行为,促进社会发展。随后修订草 案在江苏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市民踊跃参与。关于该省道路交通安全条 例的修订,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A.人车路的矛盾凸显→修订《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实行良法之治
B.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行使了立法权→法定职责必须为
C.网络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集中民智→促进立法科学化
D.市民参与意见征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参与地方立法→发展全过程民主
13.广大市民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建言献策。不到一个月时间,市政府就收到4000多条建议,其中有很多合理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反映广大市民通过( )
A.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B.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协商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14. 深圳市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经深圳市委、市政府审定的20个候选项目面向全体市民进行网络投票,根据得票高低选出12个候选项目,由人大常委审查后,与政府工作报告一同提交全体市人大代表审议和投票表决,最终选出10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向社会公布。该事件中,市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15. 人民网通过留言板开展“2022 年我给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人 民建议,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纷纷在网上留言,这体现了公民通过 __________参与民主决策(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16. 2022年5月,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 机关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经 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论证,公安部起草了《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 罪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反映了公民通过 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A.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7.(2023·浙江台州)让我们一起聆听民主制度的足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社会公众给《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交意见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一形式?这一形式有什么作用?
(2)结合这部法律的出台过程,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的理由。
(3)根据“出台前”和“出台后”的图文,概括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 / 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民主与价值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二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内容
政治认同 体会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和探索民主的艰辛历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国的民主制度。
道德修养 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法治观念 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增强民主意识。
自学导航
知识点一 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和要求?
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1)民主选举
①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④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2)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3)民主决策
①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要求: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③制度保障:
制度 具体内容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民情恳谈会等。由下而上,是公民把社会层面的民意民情,汇总反映到政府层面。公民主动将意见反映给政府。
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此制度由上向下,由政府向社会民众公示重大事项,一个决策成文(或草案),然后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主要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
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
(4)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5)民主监督
①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谁监督?——公民
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监督权的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②意义:
A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个人: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③注意事项:(了解)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②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④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⑤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知识点二 增强民主意识
★5.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
★6.怎样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7.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
(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巩固练习:
1.(2023·四川达州中考)某市政府准备调整公共交通价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民参与该活动的民主形式是( )
A.直接选举 B.听证会 C.依法信访 D.民主管理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积极参与民主生活。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题干中,某市政府准备调整公共交通价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这是通过参加听证会的方式参与民主生活,故B正确;ACD:题干未涉及直接选举、信访、民主管理,ACD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宜宾中考)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徵议案”活动,共收到学生提交的徵议案2万余条,议案关注的内容从“双减”到乡村振兴,从科教兴国到中国式现代化……连续八年,该地学生的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基层民主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B:题文中的某市举行“我为两会写徵议案”活动,学生们提出多方面、高质量的微议案,优秀微议案被带上全国两会,这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是民主决策,故B说法正确;ACD:题文中体现的是公民行使民主决策的权利,没有体现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基层民主,故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此题属于民主决策中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3.(2023·山东烟台中考)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
②旨在保障学生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④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①③④:分析题文,材料中的“模拟政协”活动,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提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②错误;故本题选C。
4. (2023·云南中考)某村村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查看并核实各项惠民惠农补助资金发放情况。这体现了村民积极参与( )
A.参政议政 B.民主协商 C.民主监督 D.民主选举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ABCD:分析题文,村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查看村务情况,这是积极参与民主监督,C正确;AB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
5.(2023·湖南省张家界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这体现了民主监督;A正确;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这体现了民主决策;B错误;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这体现了民主选举;C正确;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这体现了民主决策;D正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6.(2023·湖北省宜昌中考)右图中,民众的行动是( )
A.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B.正确行使文化权利
C.理性参加民主选举 D.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A:题干图片中民众积极提建议和意见,有助于重大决策科学化,A说法符合题意;BC:题干图片没涉及文化权利,民主选举,BC说法不符合题意;D:民众为国家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不是决定国家重大事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7. (2023·湖北鄂州中考)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对下列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A.某市召开调整公共交通票价听证会——民主决策
B.选民理性、公平、公正地参与投票——民主监督
C.某中学建议相关部门在学校门前增设红绿灯——协商民主
D.某地区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基层民主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A:某市召开调整公共交通票价听证会,这体现了民主决策;A正确;B:选民理性、公平、公正地参与投票,这体现了民主选举;B错误;C:某中学建议相关部门在学校门前增设红绿灯,这体现了民主监督;C错误;D:某地区推行“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这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D错误;故本题选A。
8. (2023·贵州贵阳中考)贵州某地利用微信小程序推出人大代表服务联系群众的“民情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便可知悉代表职务、联系方式、履职动态等,并可随时通过拨打电话、编辑文字、发送语音、拍摄视频等方式,向代表反映诉求或建言献策。“民情二维码”的推出( )
A.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并杜绝腐败
B.确保所有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
C.能让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丰富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D:分析题文,群众通“民情二维码”向代表反映诉求或建言献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情二维码”的推出丰富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D正确;AB:杜绝,确保所有,观点太绝对;AB错误;C:公民是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C错误;故本题选D。
9.(2023·浙江杭州中考)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面向全市中学生开展优秀模拟政协提案评选活动,获一等奖提案的领衔学生可以列席市政协开幕会。这有助于青少年( )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③了解政协这一行政机关的工作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和途径、人民政协的性质。①②④:“让学生列席市政协开幕会”,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政协”不是行政机关,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20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广西某村召开“百家议事”乡村建设谋划会,现场村民畅所欲言,就建设垃圾中转站、灯光篮球场、图书室等事宜展开了热烈讨论。这表明该村村民( )
A.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B.主动参与民主选举
C.自觉参与民主监督 D.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A:分析题文,“百家议事”让村民畅所欲言,就村里的发展事务展开了热烈讨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该村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A正确;BC:题干没有涉及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BC不符合题意;D:公民是间接管理国家事务;D错误;故本题选A。
11.下列四幅漫画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①:漫画中,12345有事找政府,体现的是民主监督,故①说法错误;②:漫画中村干部选举大会,体现的是民主选举,故②符合题意;③:漫画中村民说事,体现的是民主管理,故③说法错误;④:漫画中村务公开,体现的是民主监督,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江苏机动车近2500万辆,人车路矛盾凸显。2023年3月29 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 草案)》进行了审议,通过地方立法规范交通行为,促进社会发展。随后修订草 案在江苏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市民踊跃参与。关于该省道路交通安全条 例的修订,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A.人车路的矛盾凸显→修订《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实行良法之治
B.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行使了立法权→法定职责必须为
C.网络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集中民智→促进立法科学化
D.市民参与意见征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参与地方立法→发展全过程民主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A:人车路的矛盾凸显,所以修订《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有利于实行良法之治,故A说法正确;B: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故B说法错误;C:网络公开征求意见是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集中民智,故C说法错误;D:公民间接管理国家事务参与地方立法,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3.广大市民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建言献策。不到一个月时间,市政府就收到4000多条建议,其中有很多合理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反映广大市民通过( )
A.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B.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协商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体现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以及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4. 深圳市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经深圳市委、市政府审定的20个候选项目面向全体市民进行网络投票,根据得票高低选出12个候选项目,由人大常委审查后,与政府工作报告一同提交全体市人大代表审议和投票表决,最终选出10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向社会公布。该事件中,市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题干中,经深圳市委、市政府审定的20个候选项目最终选出10个民生实事项目并向社会公布。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重大事项公示制度,C正确;题干未涉及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ABD排除;故本题选C。
15. 人民网通过留言板开展“2022 年我给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人 民建议,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纷纷在网上留言,这体现了公民通过 __________参与民主决策(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人民网通过留言板开展"2022年我给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人民建议,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体现出社情民意反映制度,A说法正确;BCD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A。
16. 2022年5月,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 机关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经 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论证,公安部起草了《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 罪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反映了公民通过 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A.社会听证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经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研究论证,公安部起草《公安机关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出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符合题意;ABD:说法也属于民主决策的方式,但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C。
17.(2023年浙江省台州)让我们一起聆听民主制度的足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社会公众给《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交意见体现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一形式?这一形式有什么作用?
(2)结合这部法律的出台过程,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的理由。
(3)根据“出台前”和“出台后”的图文,概括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1)民主决策。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2)①党中央决定立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②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③草案广泛征求杜会各界意见体现我国发展协商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分析】考点考查:参与民主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详解】(1)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社会公众给《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交意见→可链接民主决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的作用,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中央决定立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可链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
关键词②: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可链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词③:草案广泛征求杜会各界意见→可链接体现我国发展协商民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5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