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中秋节 课件 (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中秋节 课件 (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3年欢度中秋主题班会活动
花好月圆人长久,人归语欢团聚时
教师:XXX
班级:X年级X班
目录
目录
1、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2、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3、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4、中秋节的诗词记述
5、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1
中秋节的
文化背景
中秋节的
文化背景
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含义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含义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演变发展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假期规定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
2
中秋节的
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
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
祭月(拜月)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燃 灯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赏月
所谓“追月”,即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追月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古时在广东,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会用水果皮扎灯笼如木瓜灯、香蕉灯等、“柚皮灯”等。
扎灯笼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观潮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吃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山东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3
中秋节的
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
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嫦娥奔月
吴刚折桂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玉兔捣药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玄宗故事
4
中秋节的
诗词记述
中秋节的
诗词记述
中秋节的诗词记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李白
古朗月行
中秋节的诗词记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秋节的诗词记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
望月怀远
5
中秋节的
主题活动
中秋节的
主题活动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或水果皮扎灯笼如木瓜灯、香蕉灯、 柚皮灯等。
扎灯笼比赛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猜谜语 —— 说谜语猜谜底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 —— 差了节气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说出含有“月”字或与中秋及月亮有关的成语
成语接龙
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做月饼
吃月饼
豆沙月饼
枣泥月饼
莲蓉月饼
甜月饼
云腿月饼
鲜肉月饼
咸蛋黄肉粽月饼
咸月饼
2023年欢度中秋主题班会活动
花好月圆人长久,人归语欢团聚时
教师:XXX
班级:X年级X班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