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上网,注意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绿色上网,注意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绿色上网,注意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绿色上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习如何识别网络诈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避免误操作和不良影响。
4.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个人信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绿色上网和网络诈骗的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识别网络诈骗,并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网络上,诈骗、虚假信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1.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在网上遇到的不良信息或诈骗经历。
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网上遇到过哪些不良信息或诈骗经历?请举手分享一下。
(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经历,如:有人通过QQ诱骗我充值游戏币,结果被骗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免费的游戏下载链接,结果下载下来电脑中毒了等)
2. 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绿色上网吗?为什么要绿色上网?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绿色上网吗?为什么要绿色上网呢?
(学生回答,如:绿色上网是指使用安全、健康、可靠的网络资源,避免访问不良网站和下载不安全的软件等;要绿色上网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被网络诈骗等不良影响。)
第二环节:讲解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
老师:同学们,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欺骗、诈骗等行为,你们知道有哪些网络诈骗的形式吗?(学生回答,如:假冒网站、虚假广告、钓鱼邮件等)
老师:这些网络诈骗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学生回答,如: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电脑中毒等)
2. 讲解什么是绿色上网,包括使用正规网站、下载安全软件、保护个人信息等方面。
老师:那么,如何才能进行绿色上网呢?(学生回答,如:使用正规网站、下载安全软件、保护个人信息等)
老师:使用正规网站是指访问官方网站或知名网站,避免访问不良网站,如:淘宝、百度、新浪等。下载安全软件是指下载正版软件或从官方网站下载软件,避免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保护个人信息是指避免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
3. 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注意网络安全。
老师:网络安全是我们使用网络的基本要求,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必须要注意网络安全,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同时,我们也要遵守网络道德,不发布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权益。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
1. 播放网络诈骗案例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老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看一段网络诈骗案例视频,看看这个案例中有哪些诈骗手法。(播放视频)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法和应对方法,加深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识。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个案例中的诈骗手法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如:假冒网站、虚假广告、钓鱼邮件等)
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诈骗手法呢?(学生回答,如: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等)
第四环节: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应对方法。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分成小组,一起来讨论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应对方法。(分组讨论)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安全经验,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网络安全经验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不随意加陌生人好友、不在网上随意发布个人信息等)
第五环节:总结
1. 强调绿色上网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老师:同学们,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了解了绿色上网和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你们认为绿色上网和网络安全有多重要呢?(学生回答,如:非常重要,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避免被网络诈骗等不良影响。)
2. 提醒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老师: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泄露给不良分子,同时也要遵守网络道德,不发布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权益。
五、板书设计:
绿色上网,注意网络诈骗
1. 什么是绿色上网
2. 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
3. 如何识别网络诈骗
4.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绿色上网和网络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在讲解网络诈骗的形式和危害时,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网络安全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是简单介绍了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应对方法,后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