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丽草原》第3课欣赏课《天堂》+《金杯》。【教材分析】《天堂》、《金杯》是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3首欣赏曲目,这两首作品都是以草原景象和风俗文化歌颂对象,让人民对少数民族人文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天堂》是由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创作并演唱的一首充满蒙古族民歌风格的男声独唱歌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曲调比较平稳悠长,每句的结尾音都拖得很长,呈现出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第二乐段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曲调在较高的音区中进行,加上腾格尔独特、粗犷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金杯》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风俗性宴歌,是一首短调歌曲。宴歌是指节日聚会或招待宾客的宴会上演唱的歌曲,通常歌词内容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两首作品所表达出的情感(二)艺术表现从节奏、力度、旋律的变化等要素入手,能哼唱作品的主旋律。(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创意性的去表达每个乐段所表现的意境和画面。(四)文化理解通过学欣赏乐曲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于蒙古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长调和短调的区别。2、能够从节奏、力度、旋律特点方面分析每个乐段。(二)教学难点:1、能哼唱主旋律2、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段的意境和情绪【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没有?你最喜欢他们的什么歌曲?预设: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明星,大家一起认识一下他是谁?预设:不知道教师:它的名字叫做腾格尔,他有一首特别出名的歌曲,你们知道吗?预设:不知道教师:《天堂》,今天我们就欣赏一下他这首作品。(书写板书《天堂》)【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与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意境,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乐曲教师:下面我们就聆听一下这首《天堂》,聆听音乐谈谈你的感受?分析一下这部作品分为几个部分?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同学说的很好,下面我们首先聆听第一部分,大家边听音乐边完成下面的表格(播放第一部分音乐)节奏 力度 旋律 蒙古民歌类型紧凑 舒缓 弱 强 强弱搭配 舒缓抒情 热烈奔放 长调 短调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节奏,从谱面上来看这段旋律的节奏非常舒缓,用了波音和连音线,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一下预设:跟钢琴哼唱教师:那么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呢?预设:讨论回答教师:像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舒缓,音域比较宽广的属于长调,第一部分节奏比较舒缓,有长音,下面我们聆听第二部分,同学们听听这部分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说的很棒,这部分音乐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仍然是节奏比较舒缓,有长音,但音域变得很高,旋律更有激情,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肢体语言感受一下。预设:跟着老师做肢体动作,感受音乐教师:下面我们整体来感受一下这部分作品,第一部分同学们跟着哼唱,第二部分我们用肢体动作为歌曲伴奏。预设:整体演绎教师:《天堂》这首作品第一乐段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曲调比较平稳悠长,每句的结尾音都拖得很长,呈现出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第二乐段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曲调在较高的音区中进行,加上腾格尔独特、粗犷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欣赏了长调,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部短调作品《金杯》(书写板书《金杯》)教师:同学们先聆听歌曲,完成下列表格节奏 力度 速度 蒙古民歌类型紧凑 舒缓 弱 强 强弱搭配 慢速抒情 稍快开心 长调 短调预设:聆听音乐,并完成表格教师:同学们完成的很好,《金杯》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风俗性宴歌,是一首短调歌曲。宴歌是指节日聚会或招待宾客的宴会上演唱的歌曲,通常歌词内容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等。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一下音乐预设:跟琴演唱教师:这首作品的节奏比较规整,速度比较轻快,所以属于短调,下面跟着音频唱一遍预设:跟着音频演唱教师:《天堂》、《金杯》这两首作品一个是短调,一个是长调,都属于蒙古族民歌,一个演唱的是大草原,一个演唱的是蒙古族文化,都是表达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热爱。三、精彩演绎,自由畅想教师: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用乐器为《金杯》伴奏,找几位同学跟着老师一起跳一下蒙古舞预设:上台【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通过腾格尔的视频来感受一下《天堂》这首歌曲的意境预设:欣赏视频教师:看了视频说说你的感受预设: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国地缘辽阔,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天堂》《金杯》长调 短调《天堂》 结构 A+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美丽草原》第二单元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没有?你最喜欢他们的什么歌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明星,大家一起认识一下他是谁?它的名字叫做腾格尔,他有一首特别出名的歌曲,你们知道吗?歌曲《天堂》聆听音乐谈谈你的感受?分析一下这部作品分为几个部分?节奏 力度 旋律 蒙古民歌类型 紧凑 舒缓 弱 强 强弱搭配 舒缓抒情 热烈奔放 长调 短调聆听音乐完成表格像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舒缓,音域比较宽广的属于长调,第一部分节奏比较舒缓,有长音,下面我们聆听第二部分,同学们听听这部分旋律有什么特点?这部分音乐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仍然是节奏比较舒缓,有长音,但音域变得很高,旋律更有激情,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肢体语言感受一下。整体演绎《天堂》这首作品第一乐段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曲调比较平稳悠长,每句的结尾音都拖得很长,呈现出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第二乐段表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曲调在较高的音区中进行,加上腾格尔独特、粗犷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欣赏了长调,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部短调作品《金杯》节奏 力度 速度 蒙古民歌类型 紧凑 舒缓 弱 强 强弱搭配 慢速抒情 稍快开心 长调 短调聆听音乐,大家边听音乐边完成下面的表格《金杯》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风俗性宴歌,是一首短调歌曲。宴歌是指节日聚会或招待宾客的宴会上演唱的歌曲,通常歌词内容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等。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一下音乐这首作品的节奏比较规整,速度比较轻快,所以属于短调,下面跟着音频唱一遍《天堂》、《金杯》这两首作品一个是短调,一个是长调,都属于蒙古族民歌,一个演唱的是大草原,一个演唱的是蒙古族文化,都是表达对自己家乡文化的热爱。精彩演绎下面我们通过腾格尔的视频来感受一下《天堂》这首歌曲的意境分组模拟表演看了视频说说你的感受同学们,再见!感谢观看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603001.mp3 01703001.mp3 01703002.mp3 e54c4fb4933f1c9dedc7488967b31ebb.mp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天堂》+《金杯》课件.pptx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天堂》+《金杯》课堂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