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2023年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更盼丰收丰收之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于2018年设立(国函〔2018〕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 。致敬耕耘礼赞收获目录目录content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含义贰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叁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肆2023年如何做好相关工作第一章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含义的含义更盼丰收丰收之年Chinese farmers' Harvest Festival—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含义—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含义—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一个节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审议,这是不多见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含人民情怀的好事。第二章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的设立更盼丰收丰收之年Chinese farmers set up harvest festival—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背景—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背景—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基本条件—一是农事节庆有传统。中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二是各地有探索。这些年,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假日节点,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很多朋友肯定都参加过,这也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探索了路子。—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基本条件—三是市场有需求。2018年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休闲观光大众化正成为常态,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四是发展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这些都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指导意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第三章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的意义更盼丰收丰收之年Chinese farmers set up harvest festival—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支撑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各地要深刻认识办好丰收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以更实的活动内容、更活的组织形式、更新的平台载体;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充分体现粮食丰收、政策宣介、农耕文化的内涵,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庆祝丰收活动,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更强大的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当其时。节日,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投射是文化发展的结晶。第四章节2023年如何做好2023年如何做好相关工作相关工作更盼丰收丰收之年How 2023 do their jobs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向全国广大农民群众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对三农干部的真挚关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办好今年丰收节,加快化风成俗,营造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的浓厚氛围,各地各部门迎做好相关工作。—如何做好相关工作——精心谋划,务实创新办好丰收节日—(一)守正创新培育全国性民俗节日各地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推出主题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浓郁的丰收节庆活动,体现农耕农趣农味,培育形成极具特色的节日符号。要积极参加农业相关非遗、传统民俗技艺展演等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筹办,鼓励城乡居民参加“和美乡村”短视频大赛暨摄影大赛,发动少年儿童参与“丰收故事我来讲——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挖掘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农业文化遗产等独特价值,发挥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效用,组织开展沉浸式、融入式休闲节日活动。鼓励推动各类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围绕丰收节日开展公益性展览、宣传或学术交流等活动。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开展“村BA”、唱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节日活动。—精心谋划,务实创新办好丰收节日—(二)惠农强农打造做强乡村产业重要载体各地要广泛组织走进农民生活、走进群众心里的丰收节庆活动,集中发布一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谋划推出一批支农助农行动举措,组织开展一批扶农兴农关爱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支持安徽省芜湖市承办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组织群众庆祝丰收联欢、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和智慧农业成果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牌推广以及惠农助农清单发布等活动。进一步做实做深节日活动内容,把农业需要、农村需求、农民关注的政策、技术、信息等各类先进要素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群众“富脑袋”,掌握丰收“金钥匙”。引导各类主体、群团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发挥行业优势,开展就业指导、产业帮扶、法律援助等关心关爱活动,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温暖。—精心谋划,务实创新办好丰收节日—(三)凝聚力量搭建展示农民风采特色平台以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导向,推出一批抓好粮食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各地和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走技能丰收、技能致富之路。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指导的“全国十佳农民”评选以及全国农民庆丰收展演、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等活动,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技能比武、先进典型选树等活动,组织趣味比赛,以赛助学习、促生产、强品牌。充分用好村民广场、文体中心等平台,借助各类媒体媒介,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精心谋划,务实创新办好丰收节日—(四)活跃市场用好促进城乡消费有力抓手组委会将继续组织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广泛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引导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激发消费活力。启动“菜篮子”产品暨品牌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鼓励支持在大中城市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促销、集中采购等活动,强化主销区与主产区对接合作,提升城市保供能力。推动电商平台持续设立丰收频道、丰收专馆及丰收主题活动,给予流量支持或平台费用减免,支持网上丰收节农产品促销活动。优先支持脱贫地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参与各类产销对接、展销促销等活动。—强化组织,扎实开展节日筹办工作—筹办丰收节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广泛性的特点。各地要将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谋划,培育打造一批贴近三农、特色鲜明、韵味十足、农民喜爱的品牌活动。组委会将统筹谋划举办全国主场活动,做好对各地的指导和支持。地方各级农业农村学校要加强工作统筹,会同相关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丰收节组织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庆祝、共同享受丰收节日。(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扎实开展节日筹办工作—组委会将加大对丰收节的宣传报道力度,组织线上线下全媒体推广活动,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展示节日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二)加大宣传推广各地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丰收主题宣传,多视角、全方位讲好丰收故事,全面展示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集中呈现农业农村繁荣景象和农民生产生活巨大变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和农村新风尚新民俗,以及三农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强化组织,扎实开展节日筹办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中央关于“过紧日子”、中央关于规范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有关要求和减轻基层负担有关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杜绝大拆大建、铺张浪费,严防搭车搞庆典,确保节日庆祝活动简洁、务实。落实办节主体责任,密切关注舆情动态,适时回应舆论关切。坚持公益属性,依法依规履行程序,规范有序组织开展节日活动,坚决禁止借节日之名行不相关之事,未经批准不得以节日之名举办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严守财经纪律,严防廉政风险和财务风险。(三)严守纪律规定—抓好安全生产—坚持“谁举办、谁负责”,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地,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深入查找风险隐患、薄弱环节、管理漏洞,强化舞台搭建、场地布置、用电用气等方面安全监管,做好人员密集型场所管理,把安全生产落实到筹办丰收节的全过程、各方面。—搞好调度总结—各级农业农村学校要加强情况调度,及时、准确掌握各地丰收节庆活动数量、规模、内容、效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完善办节长效机制。请各省级农业农村学校认真总结丰收节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于2023年10月20日前将本地丰收节活动总结(含文字、图片等)以及1-2篇典型案例报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2023年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更盼丰收丰收之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于2018年设立(国函〔2018〕80号),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 。致敬耕耘礼赞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