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九/一/八/国/防/教/育/课/件主讲人:xxx时间:2023.09勿忘国耻强我国防目录01回望九一八事件国防教育知识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0203回望九一八事件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PART0191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天,日军就占领沈阳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01回望九一八事件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也是一段伤痛的民族记忆日本侵略者当时为何能长驱直入?这个深层原因值得警醒!01回望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者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因为当时我们“有国无防”,军事专家徐焰表示01回望九一八事件一是精神防线丧失在“九一八”事变前南京国民政府连续下达多道命令要求东北军遇到日军挑衅时不要反抗和还击日本还在东北通过办学校让民众产生奴化思想二是经济被渗透那时日本已在东北全面“经营”多年甚至很多县城都有日本领事馆到处是日本商社、日本洋行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起草并张贴了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的抗日宣言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抵抗日本侵略的号召之后,东北各地兴起了抗日武装力量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英勇战斗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提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01回望九一八事件人民战争克敌制胜的法宝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到敌人后方去八路军和新四军跃进到敌后建立了很多抗日根据地使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得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01回望九一八事件而人民战争正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军民同仇敌忾终于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01回望九一八事件01增强国防意识 国家安全才能稳如磐石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曾饱尝“有国无防”的痛楚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视也更意识到建设巩固国防的重要人人增强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才能稳如磐石国防教育知识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PART02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02什么是国防教育02全民国防教育标志全民国防教育标志自2010年1月1日起启用标志构成要素全民国防教育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上的尊严与荣耀,“GFJY”为“国防教育”汉语拼音缩写。标志代表的意义标志简明、庄重、美观,较好体现了国防教育这一主题。标全民国防教育志是全民国防教育的象征,主要用于各级国防教育机构、国防教育场所,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的设施、设备、宣传品等。02全民国防教育的目的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一是针对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淡化,需要加强国防教育。二是为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大众化、社会化的载体。依法确立一个每年都能让全体公民共同接受国防教育的时机,可以更好体现我国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02公民的国防义务01履行兵役的义务、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和改革的义务02支持民兵、 预备役建设的义务03支前参战的义务04拥军优属的义务05军民联防的义务06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07保护国防工程和设施的义务08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义务等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PART0303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回望历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国无防,家安在?没有强大的国防,哪有幸福的家?!时光流转,炮火虽不在,警钟仍长鸣一个国家能给全体国民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就是国防安全。这种安全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拥有时不需要想起,一旦失去就是无法挽回的巨大灾难。03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03勿忘国耻 强我国防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天下并不太平,国防必须强大!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九/一/八/国/防/教/育/课/件主讲人:xxx时间:2023.09勿忘国耻强我国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