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下 1.3《减少垃圾我行动》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下 1.3《减少垃圾我行动》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减少垃圾我行动》教学设计
课题 《减少垃圾我行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减少垃圾我行动》这一主题活动来自学生对垃圾来源的了解以及处理垃圾任务重大,掌握生活中减少垃圾行动的措施。在生活中,减少垃圾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了解了“零浪费”,又拓展了新的知识面。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垃圾的来源;2、通过学习,掌握减少垃圾的措施;3、能够在生活中跟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减少垃圾的举措。
重点 了解垃圾来源,掌握减少垃圾的做法
难点 做好减少垃圾的行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首先,我们来一起看一段小视频吧!!! 学生观看视频 由视频引入今天的内容
讲授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看到垃圾,而垃圾的来源有很多,大致有8种:1.食品垃圾(厨余垃圾):这些是居民排除垃圾的主要成分。2.普通垃圾(零散垃圾):纸类、废旧塑料、罐头盒、玻璃瓶、陶瓷、木片等日用废物以及无机灰分等;3.庭院垃圾:植物残余、树叶、树杈以及庭院中清扫的其他杂物;4.清扫垃圾: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公园等露天场所清扫收集的垃圾。5.商业垃圾:城市商业、各类商业服务型网点或专业性营业场所(菜市场和饮食店等)所产生的垃圾。6.建筑垃圾:在维修或者修建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垃圾。7.危险垃圾:医院传染病房、放射治疗系统、核实验室等场所排放的各种危险垃圾。通常,这类垃圾都被划分为危险废物进行单独特殊处理。8.其他垃圾:除了以上各类产生源外的不同场所所产生的垃圾的统称。据统计,每日人均产生垃圾1千克,虽然看起来并不多,但如果是一个社区或是一座城市,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处理这些垃圾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人力:监督垃圾处理步骤;2、物力:提高垃圾搬运、处理的效率;3、财力:雇佣劳动力,提高垃圾的处理设备以及工作效率;问题与思考1.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代替了厨余垃圾处理的传统方法,请查阅资料了解厨余垃圾处理厂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在了解的过程中,你肯定又产生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并想办法解决。2.废电池对土壤有哪些影响?减少垃圾产生还有哪些措施?厨余垃圾经统一收集、统一运输到厨余垃圾处理厂会进行地磅称重、卸料、破碎、脱水、微生物发酵等处理。废电池对土壤的影响1.重金属污染:废电池中含有大量金属;2.土地酸化:随着时间推移,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会逐渐分解,释放出酸性物质;3.造成土地资源浪费;4.影响生物多样性;实践与体验通过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这样不仅节约了土地,还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请按照下面调查表中的项目,在学校或社区开展一次关于减少垃圾产生措施的调查。减少垃圾产生措施调查表通过以上调查研究,你想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呢?1.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2.建议家长使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布制购物袋;3.组织废品收购人员到社区收购可回收垃圾;4.建议分类运送不同垃圾;每天数以亿计的垃圾收运,相对于垃圾分类,怎样合理严格减少垃圾显得更为重要!“零浪费”并不是代表什么都不用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说完全不用塑料,不产生浪费,而是制造更少,减少垃圾;比如: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尝试着慢慢开始“如何避免垃圾”。比如试着取代某些东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一、居家环境,我们可以做到1.循环利用:(1)尽量把旧衣物进行捐赠;(2)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3)把燃烧完的香熏蜡烛当成收纳瓶,或者笔筒,每次取用依然有淡淡余香;2.厉行节约:尽量不浪费食品;一水多用,尽量使用二次水;3.低碳生活:(1)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纸杯;(2)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4.变废为宝:(1)分出可回收物单独存放,变卖给废品回收站;(2)试着自己亲手做一些家庭用品,比如天然的清洁剂、酵素等等,自己用的同时,也可以送给朋友;二、购物环境,我们可以做到1.购买并使用有中国环境标志、循环利用标志和中国节能认证标志的商品。2.尽量购买无需包装、简易包装或大包装的商品,不买过度包装或小包装的商品。3.尽量购买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不买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纸杯、餐具等。4.尽量选购净菜,即没有泥土、烂叶,不需择的蔬菜,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5.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不用塑料购物袋。6.吸管尽量购买可降解的,少使用塑料吸管,在家可重复使用玻璃吸管。 三、就餐环境,我们可以做到1.适量点餐,合理搭配,减少浪费;2.提倡剩菜打包,随身带走。3.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不使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等。四、学习/办公环境,我们可以做到1.纸张双面书写、双面打印。2.使用可回收物生产的再生产品,比如再生纸及再生纸制品。3.尽量运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电子化教学,开展无纸化办公。4.减少使用一次性学习/办公用品。5.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杯子,不使用一次性纸杯。五、旅游环境,我们可以做到1.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剃须刀、洗漱用品等,建议不使用一次性用品。2.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产生的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助力源头减量。3.文明劝导其他游客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交流与评价垃圾处理的方法还有许多,你还了解哪些?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用过的塑料瓶和纸箱不要丢,拿去卖废品,二次环保利用;平时点外卖的时候不要一次性餐具,拿自己家的筷子,吃完饭动手洗一下,能减少浪费森林资源;拓展与创新为了养成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优美的出游环境,有的景区开展了垃圾兑换物品活动,游客可以将食品包装袋、塑料袋、废电池、饮料瓶等垃圾拿到景区 兑换点兑换物品。请就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小言认为:当垃圾不再成为负担和累赘,而是可以变废为宝创造价值,相信游客们非但不会再乱丢垃圾,还会主动捡拾垃圾,进而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风尚。作业布置在学校或社区开展一次关于减少垃圾产生措施的调查,与同学一起做好减少垃圾的行动吧! 学生了解垃圾来源学生认识处理垃圾重大学生思考问题,解答厨余垃圾处理厂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和废电池危害;学习掌握减少垃圾的做法并进行减少垃圾的调查;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谈论自己看法。学生完成作业 拓展延伸学生知识面,前后学习衔接激发学生对减少垃圾的重视增加学生的知识,对垃圾处理的了解更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能做的减少垃圾的措施,增加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减少垃圾的行为的看法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 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到讲台上或者举手,分享一些你认为的可以减少垃圾的做法!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垃圾的来源、处理垃圾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掌握了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措施,了解了“零浪费”,生活中还有很多举措,大家快去探索、尝试吧!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减少垃圾我行动减少垃圾的措施减少垃圾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减少垃圾我行动》
鲁科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了垃圾的来源;
2、通过学习,掌握减少垃圾的措施;
3、能够在生活中跟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减少垃圾的举措。
新知导入
首先,我们来一起看一段小视频吧!
新知讲解
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看到垃圾,而垃圾的来源有很多,大致有8种:
1.食品垃圾(厨余垃圾):
这些是居民排除垃圾的主要成分。
新知讲解
2.普通垃圾(零散垃圾):
纸类、废旧塑料、罐头盒、玻璃瓶、陶瓷、木片等日用废物;
新知讲解
3.庭院垃圾:
植物残余、树叶、树杈以及庭院中清扫的其他杂物;
新知讲解
4.清扫垃圾:
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公园等露天场所清扫收集的垃圾。
新知讲解
5.商业垃圾:
城市商业、各类商业服务型网点或专业性营业场所(菜市场和饮食店等)所产生的垃圾。
新知讲解
6.建筑垃圾:
在维修或者修建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垃圾。
新知讲解
7.危险垃圾:
医院传染病房、放射治疗系统、核实验室等场所排放的各种危险垃圾。通常,这类垃圾都被划分为危险废物进行单独特殊处理。
新知讲解
8.其他垃圾:
除了以上各类产生源外的不同场所所产生的垃圾的统称。
新知讲解
据统计,每日人均产生垃圾1千克,虽然看起来并不多,但如果是一个社区或是一座城市,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新知讲解
处理这些垃圾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1、人力:监督垃圾处理步骤;
2、物力:提高垃圾搬运、处理的效率;
3、财力:雇佣劳动力,提高垃圾的处理设备以及工作效率;
新知讲解
问题与思考
1.厨余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代替了厨余垃圾处理的传统方法,请查阅资料了解厨余垃圾处理厂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在了解的过程中,你肯定又产生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并想办法解决。
2.废电池对土壤有哪些影响?减少垃圾产生还有哪些措施?
新知讲解
厨余垃圾经统一收集、统一运输到厨余垃圾处理厂会进行地磅称重、卸料、破碎、脱水、微生物发酵等处理。
新知讲解
废电池对土壤的影响
1.重金属污染:废电池中含有大量金属;
2.土地酸化:随着时间推移,废电池中的化学物质会逐渐分解,释放出酸性物质;
3.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4.影响生物多样性;
新知讲解
实践与体验
通过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这样不仅节约了土地,还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
新知讲解
请按照下面调查表中的项目,在学校或社区开展一次关于减少垃圾产生措施的调查。
减少垃圾产生措施调查表
物品 再用 不用 转赠 交换 ……
旧衣物 √ √ √
旧电器 √ √ √
一次性筷子 √ √
塑料袋 √ √
用过一面的纸 √
包装盒 √ √ √
罐头瓶 √ √ √
……
新知讲解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你想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1.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
2.建议家长使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布制购物袋;
3.组织废品收购人员到社区收购可回收垃圾;
4.建议分类运送不同垃圾。
新知讲解
每天数以亿计的垃圾收运,相对于垃圾分类,怎样合理严格减少垃圾显得更为重要!
新知讲解
“零浪费”并不是代表什么都不用
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说完全不用塑料,不产生浪费,而是制造更少垃圾,减少垃圾;比如:
新知讲解
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尝试着慢慢开始“如何避免垃圾”。比如试着取代某些东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新知讲解
一、居家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循环利用:
(1)尽量把旧衣物进行捐赠;
(2)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
(3)把燃烧完的香熏蜡烛当成收纳瓶,或者笔筒,每次取用依然有淡淡余香。
2.厉行节约:
尽量不浪费食品;一水多用,尽量使用二次水。
新知讲解
3.低碳生活:
(1)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纸杯;
(2)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4.变废为宝:
(1)分出可回收物单独存放,变卖给废品回收站;
(2)试着自己亲手做一些家庭用品,比如天然的清洁剂、酵素等等,自己用的同时,也可以送给朋友。
新知讲解
二、购物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购买并使用有中国环境标志、循环利用标志和中国节能认证标志的商品。
2.尽量购买无需包装、简易包装或大包装的商品,不买过度包装或小包装的商品。
3.尽量购买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不买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纸杯、餐具等。
新知讲解
4.尽量选购没有泥土、烂叶,不需择的蔬菜,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5.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不用塑料购物袋。
6.吸管尽量购买可降解的,少使用塑料吸管,在家可重复使用玻璃吸管。
新知讲解
三、就餐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适量点餐,合理搭配,减少浪费;
2.提倡剩菜打包,随身带走。
3.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不使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等。
新知讲解
4.提倡单位食堂或餐馆采用自助餐方式,饭菜按需自取,设置节约用餐提示标志,避免食物浪费。
5.外出就餐,节省使用餐巾纸。
新知讲解
四、学习/办公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纸张双面书写、双面打印。
2.使用可回收物生产的再生产品,比如再生纸及再生纸制品。
3.尽量运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电子化教学,开展无纸化办公。
4.减少使用一次性学习/办公用品。
5.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杯子,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新知讲解
五、旅游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剃须刀、洗漱用品等,建议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2.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产生的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助力源头减量。
3.文明劝导其他游客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新知讲解
交流与评价
垃圾处理的方法还有许多,你还了解哪些?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新知讲解
平时点外卖的时候不要一次性餐具,拿自己家的筷子,吃完饭动手洗一下,能减少浪费森林资源。
用过的塑料瓶和纸箱不要丢,拿去卖废品,二次环保利用。
新知讲解
拓展与创新
为了养成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优美的出游环境,有的景区开展了垃圾兑换物品活动,游客可以将食品包装袋、塑料袋、废电池、饮料瓶等垃圾拿到景区兑换点兑换物品。请就这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知讲解
小言认为:当垃圾不再成为负担和累赘,而是可以变废为宝创造价值,相信游客们非但不会再乱丢垃圾,还会主动捡拾垃圾,进而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风尚。
课堂练习
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到讲台上或者举手,分享一些你认为的可以减少垃圾的做法!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垃圾的来源、处理垃圾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掌握了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措施,了解了“零浪费”,生活中还有很多举措,大家快去探索、尝试吧!
板书设计
减少垃圾我行动
减少垃圾的措施
减少垃圾的建议
作业布置
在学校或社区开展一次关于减少垃圾产生措施的调查,与同学一起做好减少垃圾的行动的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