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气 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结合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通过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及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进行初步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点和难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差异。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运用各类气候图,分析总结气候特征与成因,体会各地理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三、教材设计思路本节主要讲述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教材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部分: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温度带的划分;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划分;3.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广州花市和哈尔滨冰灯节”图片。问题引领:同样是春节期间,为什么南北两城市节日景观差异如此之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转承)同学们对生活观察非常细心,也善于思考,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气温的差异会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探究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方法指引:阅读图2.13“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问题引领:1.分别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漠河”的气温,估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引导学生如何读懂等温线图,并估算气温值)。2.请大家找到0°等温线,它大致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1月份海口和漠河的温差高达50℃,可以得出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1月份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转承)为什么冬季南北的温差大,请大家结合地球公转的知识。学生活动二:探究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方法指引:漠河、北京、广州三座城市的1月正午太阳高度(受热强度)和昼长(受热时间)对比;1月份冬季风对南北气温的影响。问题引领: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受 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2.受 风的影响,加剧了北方地区的寒冷。教师小结:冬季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获得的热量越少;冬季风的源地在北方,受此影响,加剧了北方的寒冷,所以南北温差冬季大。(转承)南北温差冬季大,夏季又会怎样呢?学生活动三:探究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方法指引:阅读图2.14“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问题引领:1.分别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漠河”的气温,估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观察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并分析原因。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转承)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但夏季却全国普遍高温?学生活动四:探究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方法指导:漠河、北京、广州三座城市的7月正午太阳高度(受热强度)和昼长(受热时间)对比。问题引领: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受 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2.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主要受 因素影响。教师小结: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夏季我国北方白昼时间更长(受热时间长),而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受热强度大),最后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转承)气温对生产生活影响重大,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会对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学生活动五:探究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方法指引:读图2.1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问题引领:1.我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什么?共划分几个温度带。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3.对比我国温度带和全球五带的划分,以江西为例。小组讨论回答:......(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教师小结: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可以将我国划分5个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江西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我国温度带的亚热带。议一议:不同温度带对我们生产(作物种类和熟制)生活(衣食住行)的影响有哪些?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不同的温度带,会影响水果分布、农作物分布、作物熟制、民居建筑等方面。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和了解我们生活中隐藏的地理知识,并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