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6.1.2燃烧与灭火 学历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6.1.2燃烧与灭火 学历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二课时 学历案
【课题】燃烧与灭火
【内容出处】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能区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2、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乙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条件的探究,能区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2、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
3、通过对氢气燃的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能力。
重点、难点: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的条件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以致用1,评价目标—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2、完成学以致用2,评价目标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3、完成学以致用3,评价目标三爆炸。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灭火的原理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任务一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自主导学1、结合图片阅读课本P120
乙炔的燃烧 现象 反应方程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 燃烧,生成 和水;当氧气充足时,乙炔 燃烧,生成 和水。
可燃物不充分燃烧会使燃料不能充分被利用,造成燃料的 ,同时又会 环境。
自主导学2:阅读课本P121 多识一点
1、写出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写出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能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失去了输氧气功能。
【学以致用1】 【评价标准】答对一道题1颗星,错误不得星,自评得 颗星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发生条件
燃烧速率
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
任务二 促进燃烧的方法
自主探究:活动天地6-4
促进燃烧的方法
增大 ,
(2)增大 。
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学以致用2】 【评价标准】答对一道题1颗星,错误不得星,自评得 颗星
1、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室内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维持持续燃烧?
任务三 爆炸
实验探究6-1
现象:
爆炸的原因(微观解释):
爆炸的条件:1、可燃物与 混合(在爆炸极限之内)
2、在有限的 ,瞬间放出大量的 ,气体
问题讨论
点燃炮竹时,会发生爆炸,把炮竹内药物取出点燃,则不会爆炸,其原因是?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学以致用3】 【评价标准】答对一道题1颗星,自评得 颗星
生活中常见的易燃易爆物或场所
安全图标
【归纳概括,总结提升】 【评价标准】最多五颗星 自评得 颗星
1、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况本节课的知识点内容
【检测作业】【评价标准】答对1道题得1颗星,自评得 颗星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跟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 )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乙醇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里吸烟。
D.生产乙醇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4、2018年11月份博燃网共计收录国内燃气事故45起(山东4起),共造成20人死亡,45人受伤。其中,发生在居民家中的燃气事故共计26起,占比为58%.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
(2)厨房天然气泄漏,打开抽油烟机排气或开灯检查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作业:
1:配套练习册:课后达标训练 2:写一篇关于“如何防止爆炸”的小论文。
【学后反思】
请尝试总结本主题的重要知识和学习中的思维方法,或写下自己需要求助的困惑,或分享何以学会的策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