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 中 化 学 【课题与课时】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2.认识氧化物、氧化反应,并能区分常见的化合反应、氧化反应。3.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评价任务】1.完成练习1-2;(对目标1进行评价)2.完成练习3-4;(对目标1和2进行评价)3.完成练习5-6;(对目标2和3进行评价)4.完成练习7;(对目标4进行评价) 【学习过程】 1.资源与建议(1)氧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气体,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顺利的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本节的学习循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三部分进行,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本节课中安排了三个“实验探究”,其目的就是学习“化学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探究氧气的性质时注意实验的安全操作,进行实验探究时要从反应的原理、反应的现象、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几个方面进行。(2)本主题的学习重点、难点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氧化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中注意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阅读观察、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等具体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课前预习氧气是我们同学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和需要的物质,你知道氧气的知识有哪些呢?下面的知识你能知道吗?如果你知道请直接回答,如果不知道请看书预习后回答填写。(1)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水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3)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 生活经验:1.抢救病人的时候要用到氧气,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2.家里生炉子时,用扇子煽,炉火越扇越旺,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3.课中学习观看投影,交流课前预习(诊断认识水平)。学习任务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89页内容,观察收集的一瓶氧气,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认识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完成表格中的问题。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183℃ -218℃[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练习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D.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练习2: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氧气易溶于水C.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D.通常,氧气不易溶于水学习任务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4-3] 根据课本90页实验步骤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氧气与木炭的反应: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待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注意:在实验时,玻璃片不要取下,自上而下慢慢伸入。 (1)实验现象记录表格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与铁丝反应: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待铁丝红热后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注意:铁丝要进行打磨,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切勿碰到瓶壁,玻璃片不要取下。实验现象记录表格2现象(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与蜡烛反应:在空气中点燃一根蜡烛(主要成分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石蜡)然后用燃烧匙将其转移至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1)实验现象记录表格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反应与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练习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练习4:现有①木炭,②红磷,③铁丝,④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学习任务三:氧化反应和氧化物 课本P91的内容观察分析上述实验的几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成物有什么特点?氧化物的概念和特征氧化反应的概念和特征练习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水碳酸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碳酸钙二氧化碳+氧化钙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练习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NaOH B.CO2 C.HNO3 D.Na2SO4 学习任务四:氧循环和缓慢氧化阅读课本P92-P9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氧气产生与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越来越低 3.缓慢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练习7: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造米酒 B.食物腐败变质 C.铁的生锈 D.蜡烛燃烧 【检测与作业】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气焊。C.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H2O C.Cu(OH)2 D.H2CO3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瓶壁有水雾,且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石蜡 D.红磷5.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请回答问题。(1)图一中B处观察到木炭发红。C处观察到_____,且集气瓶外壁发热。D处观察到_____。(2)图二B处实验时应先将细铁丝_____,然后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3)图二A处实验为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观察到铁丝发红。B处观察到_____,集气瓶外壁发热,有黑色固体生成。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4)若图二B处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_____,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学后反思】请尝试总结本主题的重要知识和学习中的思维方法,或写下自己需要求助的困惑,或分享何以学会的策略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