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课题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第2课时 总2课时
课标要求 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模块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容要求:“2.2 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郎自信。"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要求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方案,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学习目标 1.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会议,明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通过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经历着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3.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理解并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教学过程(导学练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展示目标 讲授新课 环节一 议题活动 环节二 议题活动 随堂测试 环节三 议题情景 议题活动 议题活动 议题总结 环节四 议题活动 播放《于斯为盛》片段 思考:“这条强国之路”是什么路 中心议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议题二: 中国为什么能 0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 回眸历史,把握发展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展示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开幕词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 展示十二大至二十大历次大会主题(学生总结规律) 每一次大会都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师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36最上面一行) 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理论成果(空白表格,学生自学课本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理论成果(教师讲解、拓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6页相关链接)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学生读本》47、7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关系 连一连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透视成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如果制作一张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就的海报,你最想展示什么?(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角度进行分享) 教师补充: 政治:不仅体现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各项法律日益完善,也体现在 2020 年春天抗击新冠疫情中,党和国家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集全国之力,保群众安全,尤其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 文化:备受关注的中医药、备受好评的《流浪地球》等一系列文艺作品都可以展示一下。 制度: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因为我国拥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也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可以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请你谈一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和进步? 议题二:中国为什么能?(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正确的方向) 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思想解放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定自信,实现伟大梦想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如何奋斗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地位表格 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探究与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阶段。......(列举实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开门见山,引出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了解目标,有的放矢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 运用列表的形式呈现,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学习这些思想理论主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知道结合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通过设计“改革开放成就展”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表达、探究,可以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更有活力。一方面,学生在列举和分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成就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初步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正确性。 一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就的简单回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内容,进画龙点睛,情感升华。深化理解; 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畅想和描绘祖国的未来,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实现情感上的升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