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2.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说一说:南昌的小明一家暑假热的难受,想去旅行避暑,但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想大家给个建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小明一家最后确定三个备选地:青岛、庐山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地方为什么可以避暑,这节课将为大家解开迷惑。(转承)上节课我们学习气温在时间上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讲授新课】教师讲述:要学习气温在空间上的分布,首先我们要学会读“等温线图”,知道等温线的基本特征。学生活动一:等温线的基本特征。方法指引:读图3.16及课本55页文字。问题引领:1.等温线图的绘制。2.找出低温中心或高温中心。3.结合等高线,说说等温线的基本特征。学生自主学习回答:......(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讲解、归纳)教师小结:等温线呈封闭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通常地形是山地;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地形通常是盆地。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有固定的等温距;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异越大;反之,气温差异越小。(转承)知道了如何阅读等温线图,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学生活动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方法指引:读图3.17及课本55页文字。 问题引领:1.读出热带地区大致的年平均气温和寒带地区大致的年平均气温,并分析原因。2.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特点。3.南半球等温线分布特点。4.全球等温线分布特点。学生小组合作回答:......(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讲解、归纳)教师小结:北半球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由北向南递减,全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或者说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转承)全球气温的分布特征,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还记得本节课刚开始小明一家选择避暑地的问题吗?学生活动三: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方法指引:读图3.19-3.20。问题引领:1.概况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讲解、归纳)教师小结:全球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或者说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说明影响气温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等温线北半球比南半球密集,1月比7月密集,说明海陆因素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说明地形因素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明一家选择去青岛避暑是通过改变海陆位置,来改变气温;去庐山避暑是通过改变地形因素,来改变气温;去澳大利亚避暑是通过改变纬度位置,来改变气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