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2农业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2农业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节《农 业》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农业的不同生产部门及其发展所需的条件。
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
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认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理解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合理布局我国农业生产,并归纳其分布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路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尤其对我们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显著的经济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不仅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现代农业的功能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多元化,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一:如何根据自然条件实现因地制宜。
方法指引:阅读课本96页“阅读材料”和图4.13
问题引领:1.农业生产与哪些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在下图甲乙丙丁四处位置,合理布局农业四大部门,并简要解释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所以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转承)因地制宜只考虑自然条件就可以吗?大家知道“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吗?
议一议:因地制宜除了考虑自然因素,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回答:市场、政策、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
教师归纳: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自然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政策是否支持、交通是否便利、当地人的饮食消费习惯等等。
(转承)我们不仅要理解认可因地制宜更要在实际中学会运用和分析。
学生活动二: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方法指引:读图4.15和题干描述。
问题引领: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 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D四地的农业布局主要考虑的自然条件。但A地因地制宜除了根据自然条件,还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条件。A地的因为距离市场近,市场对花卉、蔬菜、肉、乳、禽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所以由水稻该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转承)我国农业发展除了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还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学生活动三:简要说明科技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方法指引:读图4.16和课本98-99页。
问题引领:1.说说科技对我国农业带来哪些影响?
2.你觉得我国农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依靠科技在“杂交水稻”、“温室大棚”、“机械化”、“农田灌溉”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