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农 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农业的不同生产部门及其发展所需的条件。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的重要性。读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认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重点和难点理解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我国农业生产,并归纳其分布特点。三、教材设计思路农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尤其对我们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显著的经济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不仅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现代农业的功能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多元化,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一组图片。问题引领:你的早餐吃了什么?它们来自哪个产业?(转承)农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农业》。【讲授新课】情景导入:播放一组图片。问题引领:你知道什么是农业吗?学生活动一:农业的定义和分类。方法指引:阅读图4.6和课本90页。问题引领: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2.区分农业的四大部门。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农业是指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根据农业生产对象的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转承)农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你知道我国一天要消耗多少农产品吗?视频播放:中国人一天的农产品消耗。问题引领: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消耗量巨大,我们农业能够满足需求。学生活动二: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方法指引:读图4.8和图4.9。问题引领:1.中国如何实现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2.说说农业对我国的重要性。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在四个国家中我国耕地最少,但粮食产量最高。我国每公顷水稻产量最高,远高于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我们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转承)农业是靠天吃饭,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制约?想一想:我是农业规划师,单从自然条件考虑,四块土地如何布局农业部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会受到地形、降水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布,降水空间差异明显,这对我国的农业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学习活动三: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方法指引:读图4.10和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问题引领:1.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农业的发展。2.总结东西部农业部门的差异及其原因。3.总结我国东部内部的南北农产品差异及其原因,并完成下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受降水的影响我国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首先呈现的是东西差异,西牧东耕,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其次受气候的影响东部内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农产品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图片展示南北种植业差异: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油北花。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