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解读: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构成了辩证法的核心,它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学习辩证法就是要运用矛盾学说去具体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根本方法,其关键在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的第三框题。本框题包括三目,分别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问题的精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讲述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等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一分为二”“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等。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培养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科学精神:深刻理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明确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取得成功的信心,把握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提高哲学思辨力,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法治意识:提高哲学思辨力,学会理性地对待各种事物。
【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新课讲授: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阅读与思考1】
问题①作为一名学生,哪个是最主要任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同时学生也还是有休息、娱乐、锻炼、同学间的课余交流、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或者班级或者学校的学生会工作等等,这就需要分得清楚主次,做好取舍,其他的事情不能影响了学习。
②学生能否只注重学习,忽视其他问题?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高中生在学习上的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学业压力和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高中生也应该关注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一心学习。参加社交活动、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技能、组织能力、体魄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不仅对高中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也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和交流有重要影响。如果完全一心学习忽略其他,就容易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心情焦虑,缺乏足够的放松和调节。这样既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
③某同学说:我自认为学习很努力,常常看书到午夜,牺牲了休闲和睡觉的时间,但成绩不见提高,每天在学校还昏昏欲睡。大家帮他分析,问题出在哪?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我们做事情要统筹兼顾!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的确,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拼命学习或工作,不懂得停下来休息的话,不仅会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还会给身体带来风险。休息是为了朝着更远的方向前行。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才能够高效有序地将事情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也才会更如愿地向前推进和发展。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区别 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被支配地位。
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数量 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次要矛盾可有一个或多个
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
教师点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做到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防止次要矛盾的影响和转化。
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事物的内部只有一个矛盾,所以它只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存在主次矛盾之分。
【阅读与思考2】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勤快小人儿和一个懒惰小人儿。
有时候,这个勤快小人儿压着懒惰小人儿打,懒惰小人儿毫无招架之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勤快的一个人。
有时候,这个懒惰小人儿就压着勤快小人儿打了,甚至把这个勤快小人儿给打得快死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表现为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了。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一个矛盾一分为二,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次要方面处于被统治和被支配地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区别 含义 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每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
作用 起主导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
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前提是在一个矛盾内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示意图
注意: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
教师点拨: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区别 类别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外延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内涵 主、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为“一个”或“一种”,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指“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作用 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决定事物的性质。
方法论 要求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判断标志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重中之重、首要、突破口。(注重办事情)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利弊、成就问题、机遇挑战、优势。(注重看问题)
联系 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教师点拨: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 “四看”
数量关系:是“多个中的一个”,还是“二者之一”。
问题角度:是 “办事情”还是“看问题”。
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重中之重、首要、突破口。(注重办事情)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利弊、成就问题、机遇挑战、优势。(注重看问题)
地位作用:是促进事物发展,还是正确看待事物。
(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③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轮。
教师点拨: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
1.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
●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错误倾向/观点:
●脱离重点谈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脱离两点谈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过渡: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进行规划,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对待不同的矛盾要采用不同的做法与策略,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阅读与思考3】
在网上随便搜“作息时间表”,就会蹦出来一堆所谓的“学霸高效作息时间表”。是不是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①本班“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一起分享你的“秘籍”。
②我们是不是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的学霸,好像一个永动机,一直都充满能量,你休息他在学习,你睡觉,他在做卷子,你出去玩,他整理错题……这样的差距,难怪人家是学霸了!
其实,学霸也不是铁打的,只是他们给自己设计了合理的作息时间,充分利用,提高效率,才能时刻充满能量!
学霸的作息时间表能直接拿来用吗?当然不可以!这些学霸作息时间表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学习节奏和自身的效率时间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早上学习效率高,有的晚上脑子清晰,还有的需要午睡。所以,不用照搬任何人的,只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作息表,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好成绩。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应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3)原因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相关链接:《三国志》记载:“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教师点拨:华佗面对同样的病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的故事,旨在帮助我们领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学会针对具体情况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过渡:有的同学每天刷题刷到两三点,成绩反而不如那个十一点前就雷打不动去睡觉的,可能他更懂得技巧,这个技巧其中之一就是做好时间管理。很多学霸提到了自己的好成绩源于自己的高效时间管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霸都说自己不熬夜,每天按时睡觉还能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都不影响他们当学霸。可见时间管理有多么重要。那么,怎样做好时间管理?
知识拓展:时间管理中的"四象限法"
把所有要做的事情以“重要”和“紧急”为标准,作为纵横坐标,就形成了4个象限,分别为: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这样一分类,每天要做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把自己的事情分出轻重缓急,按级别排序,再一个一个地完成它。这样会比较从容。
归纳小结: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内容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原理内容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2】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着重抓住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原理内容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3】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注意区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 较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 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理论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的特殊性
哲学范畴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联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
本课小结:
理解一个含义:矛盾的含义
弄清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明确两个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弄清两个关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坚持一个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课堂巩固 这题我会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它告诉我们,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由此可见(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实现本国现代化的关键
②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独立于矛盾的普遍性而存在
③正确认识现代化道路要把握自身矛盾的特殊性
④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实现本国现代化的关键,①正确切题。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独立于矛盾的普遍性而存在”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实现现代化,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完全可以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这说明正确认识现代化道路要把握自身矛盾的特殊性,③符合题意。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具有各自特色,不能相互转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时下,“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然而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比如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假冒伪劣难以追查,消费纠纷维权困难等。因此,和谐“地摊经济”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然而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①④入选。
②: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并未涉及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③不选。
故本题选B。
3.当前,中国国内经济面临提质换挡、转型升级,外部环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但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基本现实。正确认识,牢牢把握、主动作为,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中国就能够一如既往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②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③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详解】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事实,说明我们要坚持矛盾分析法,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③适合题意;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说明我们要处理好危与机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④适合题意;①项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材料没有体现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项排除;故本题选B。
结语: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知物由学,学习对青少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才能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