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地貌的发育(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河流地貌的发育(二)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不同河段冲积平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以河流地貌为例,说明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流堆积地貌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难点:冲积扇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例证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第 2 课时)
【回顾知识】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河流的侵蚀地貌?
2.河谷的演变过程呢?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我们知道,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那么,这些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到哪里去了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以黄河为例来了解河流的堆积地貌及河流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出示图片】
思考:某地理考察队在贺兰ft东麓、河南北部、黄河入海口分别拍摄到以下三幅地貌景观,请你们描述这些地貌的形态特征,分析塑造地貌的形成原理。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ft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1、ft前冲积平原
出示图片:读图思考:
(1)它的形状像什么?
(2)冲积—洪积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ft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ft口时,水道变得平坦开阔,流速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
ft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
(3)组成洪积扇的物质颗粒由扇顶到扇缘有什么特点?
自扇顶向扇缘颗粒逐渐减小,自扇顶向扇缘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探究案例】
读图黄河与其他河流形成的ft前冲积平原图并思考:
(1)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
(3)从冲积洪积扇形成的原理看有哪些因素影响冲积扇的大小?
2、河漫滩平原
出示图片:法国卢瓦尔河的河漫滩平原分析解释河漫滩平原形成的原理
3、三角洲平原
出示图片:黄河三角洲
(1)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位置,形成其的泥沙来源。
(2)简单描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分析概括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案例分析】尼罗河三角洲
【总结归纳】每条大河在入海口附近形成的三角洲的形状一样吗?很显然不一样。因世界上的大河流经的地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一(出示几张航拍图)
黄河三角洲呈扇形,长江三角洲呈现鸟嘴形状,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呈现出鸟趾状。这都归于每条河在入海口沉积的泥沙量的多少和海水的顶托作用的大小及入海口附近
的水下地形决定的。
【案例分析】
探究:(1)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2)刚果河为什么没有形成大的三角洲?
小结:
河流的堆积地貌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结合图分析聚落的选址都与河流堆积地貌有关。例如,高原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呈带状分布。在ft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或蜿蜒分布于ft前,或沿河流的两岸发展。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呢?河流为聚落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1)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不利影响呢?聚落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思考:这两张图的聚落有什么区别呢?
从左图可知:河流较多,耕地破碎,相应形成的乡村规模比较小。右图可以看到耕地广阔,连成一片,形成大规模的乡村聚落。
在ft区河谷中,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ft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平原低地,为防
御洪水,人们通常要加高和加固河堤。
[小结]
【探究活动】
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 A 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 B 地。
(2)A、B 两地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总结:通常,河运的起点与终点、两河交汇处、河流入海口、过河点等是货物的集散点,容易形成城镇。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