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一课时 沙漠和戈壁广布
一、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区域的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
【具体内容标准】知识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掌握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能力目标: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及人口、城市分布,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继前一节也学习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学生们对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有了较清晰的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选择了塔里木盆地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地区,以此为例学习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对当地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本课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的第一课时沙漠和戈壁广布。
三、学情分析
【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思路并具备关于西北地区的常识,有一定的知识铺垫。
【心理思维特征】逐渐形成自己认识世界的思维和价值观,但需要系统性的指导
四、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运用塔里木盆地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当地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原因。
结合材料和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塔里木盆地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原因;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式问答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分享关于塔里木盆地的传说 了解传说,思考 通过传说故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其思考。
明确本节要点 运用地图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运用塔里木盆地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当地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原因。 结合材料和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目标进行学习。
直观感知 展示塔里木盆地卫星照片。 从俯视角度观察塔里木盆地。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沙漠和戈壁广布的塔里木盆地形成直观印象。
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展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中展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 观察,结合地图明确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利用地图,加强对学生的读图指引,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 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西北地区的知识,回顾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确定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并以喀什为例,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 阅读、思考、归纳总结。 落实学生对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的掌握。
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的原因 结合地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与地形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 读图、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结合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通过塔里木盆地区域地图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当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并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其如此分布的原因。 读图、结合已有信息思考分析、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
本节要点 总结归纳本节要点,形成思维导图。 跟着教师进行知识归纳总结。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练一练 完成练习题。 思考回答问题。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八、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