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科普版八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仁爱科普版八上1.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初中地理《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掌握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
2.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能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
4.学会运用地图的能力,能从地图上分析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5.能通过身边的现实实例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制度;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让学生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的观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
难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教学谷草
情景导入:出示四张明星图片。你知道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吗?
吴京:满族;迪丽热巴:维吾尔族;
刘诗诗:回族;丁真:藏族
那你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新课讲授: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讲解民族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
提供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67390人,占8.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0378693人,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675179人,增长10.26%。
汉族:92%的人口, 少数民族:8%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壮(最多)、维、回、苗、满、彝、土家、藏、蒙古;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最少)
过渡:同学们,这56个民族是如何区别开的呢?
讲授:文化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民族文化的组成:语言、建筑、文字、服饰、饮食、节庆
我们以文字为例,来看人民币上有几种文字呢?
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读图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傣族:泼水节 葫芦丝 孔雀舞 竹楼
蒙古族:那达慕节 马头琴 蒙古包
藏族:雪顿节 唢呐
高山族:丰收节
苗族:芦笙节
回族:开斋节
彝族/白族:火把节
汉族:元宵节,春节
转折:同学们,你还记得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吗?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成立自治区?
因为在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
那么我国的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习巩固: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让学生对照中国民族分布图填写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过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东北(满族、朝鲜族)
西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西南(苗族、彝族、傣族)
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集中。
读图,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转折: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吗?
读材料: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小结:民族政策:
1、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