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以大单元知识脉络导入,包括两目。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阐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权力的来源、性质、地位和职权;第二目“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阐述了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法律地位、权利和责任。通过引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关内容,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学情分析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人大与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认识只局限于感性认识,但是对于如何在实践中行使职权存在困惑。 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于简单题可以自主思考和解答,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对于具体知识的运用有待加强和提高。本节课将通过学生分析案例资料,促进学生在在议中学,帮助学生对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有一个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借助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分析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情感和政治认同。
3.目标确定 (1)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林顺潮的案例,分析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活动方式和主要职责,感悟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聚焦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探究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职权及其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画出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流程图,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公共参与的热情。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人大代表的义务、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教师通过课堂小调查和社会大调研关注中小学生近视眼率不断增长引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途径之一,寻求人大代表的帮助。 学生活动1 是否近视学生举手,认真思考这一社会问题。
活动意图:用社会问题真实数据引入到人大代表,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想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吸引学生注意,有疑可议,有思可辨。
环节一:畅通民意——人大代表做好事
教师活动2 出示议题:人大代表如何做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通过分析人大代表林顺潮关于近视眼防控的案例,提出问题: 1.林顺潮是怎样通过选举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 2.他在履职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活动2 学生根据林顺潮的案例能够回答出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以及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范围。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以及案例分析,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人大代表的职权和衣服,引导学生感受人大代表作为人民利益代言人的应有之义。让学生体会人大代表所提出的议案正是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2.有意愿成为人大代表的同学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环节二 :代行民权——人民代表大会办实事
教师活动3 出示议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如何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聚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提出问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议程中涉及到哪些国家机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全国人大在闭会期间如何开展经常性工作? 展示国家中央机关结构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观察结构图,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 (2)概括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至少说出两条关系。 (3)合作时间限时3分钟。 学生活动3 阅读教材46页,结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思考回答问题。 根据国家中央机关结构图小组合作探究并回答。
设计意图: 1.通过对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议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全国人大的地位,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并且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个重点内容,而且学生对于决定权、立法权和监督权容易混淆,通过对议程的分析能够提高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辨析能力。 3.通过追问引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然后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在碰撞中帮助学生理清其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三:表达民意——我为代表献良策
教师活动4 出示议题三: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布置小组任务:合作画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流程图,用白板展示并进行说明。(限时3分钟)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并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理解进行知识拓展。 出示总议题:人民如何实现当家作主? 布置课后作业围绕“青少年近视防控”这一主题每人写一份建议书要求100字以内。 利用下课时间播放眼保健操音频。 学生活动4 学生小组讨论并画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流程图,说出人大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认真做眼保健操。
设计意图: 1.教材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没有明确的讲解,但是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相关,需要老师对这一概念进行拓展讲解,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2.学生通过自主总结画图,形成知识框架的形式能够内化知识逻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政治认同。 3.增强学生体育锻炼以及保护视力的意识。
6 .板书设计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围绕“青少年近视防控”这一主题每人写一份建议书要求100字以内,下节课针对同学的建议书进行分组讨论,形成议案,模拟召开一次班级内的人民代表大会。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依托智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反思与改进 (1)情境真实,活动多样。本课依托时政材料,设置案例分析、问题辨析、画流程图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充分互动,引导学生将价值追求和知识习得相结合,增强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创造幸福人生。 (2)主题新颖,一脉相承。本节课注重构建知识结构,从导入到课程各环节设置始终围绕人民、人大代表、人大展开,帮助学生理解三个主体的关系,进而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政治认同,建立起主要概念的网络系统,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 (3)当然,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亟需改进之处。第一,问题设置应更加注重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思维强度。第二,活动设计应更加注重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贯彻素养本位的教育理念。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表 评 价 内 容评价方式(√)评 价 等 级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议课前准备好学具 (课本、议案)准备好; 准备一种的; C.没有准备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真正理解并掌握 初步理解; C.参与有关活动善于与同学合作A.能;B.一般;C.很少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A.强;B.一般;C.不是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或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A.强;B.一般;C.很少认真的学习态度 (听讲、作业)A.认真;B.一般;C.不认真总 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