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检验发展真理的理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教学重点】
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教学难点】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一:如何理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②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但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①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内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客观性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标准:实践 客观性物质性
注意: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原理1】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否适合于任何条件?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1、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有条件的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三: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不能走苏联的道路?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历史的:指主观认识符合当阿时的实际
3、真理与谬误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真理就变成谬误。
②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二者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界限是确定的,不容混淆
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结论:
真理是绝对性(真理是客观的)与相对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统一
【原理2】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原理
(1)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2)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原理
(1)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2)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3)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 不断发展
方法论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原理
(1)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2)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
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原理3】
【易混易错】
【小结】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