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教案【课标要求】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教材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新时代要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 分两步走实现中国梦。本节课我们学习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要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人民怎样做等相关知识。【教学目标】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结合时政热点、国家重大政策等,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能够理解为何要坚持和发展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科学精神:能够理解中 国梦的本质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3.公共参与: 主动承担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中国梦的本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教学难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作、推进伟大事业: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历史责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思考:你了解我国的航天发展史吗?教师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从中国式的抗疫认识中国梦!新课讲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中华民族是怎样追逐并为实现伟大的航天梦而努力奋斗的!总议题;从航天梦看中国梦1、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怎样的梦 2、是谁在引领中华儿女追逐我们的航天梦?3、我们应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付出怎样的努力?第一幕: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议题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怎样的梦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2023年“国航天日”》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中国航天梦的发展历程,航天梦背后承载着怎样的伟大梦想?为什么要实现这一梦想?你心中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靠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力量能圆梦吗?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历史原因: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科技领域又捷报频传。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议学小结: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中国梦的发展进程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全民抗疫》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全民抗疫内容及中国的现实国情,具体阐述你心目中的中国梦。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议学提示:2、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大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3)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全面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中国梦的重要性(为什么)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4、依靠谁实现中国梦(1)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2)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议题三:是谁在引领中华儿女追逐我们的航天梦?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党领导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6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守航天报国的初心,坚定航天强国的使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发展方针,196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试射成功。1966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的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党中央亲切关怀、科学领导,指引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注入“推进剂”,中国航天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党中央运筹帷幄、擘画蓝图,领导航天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防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从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到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回顾66年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制度优势,在事业发展实践中突出讲政治、重科学,坚持强魂健体,坚持自立自强,坚持选贤任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谁的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奋斗,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逐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呢 中国共产党该有哪些作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①原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特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③要求: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②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议题三:我们应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付出怎样的努力?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神舟十七号载人船将于今年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图文分析《最近航天领域又捷报频传》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分析以航天事业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已经小有成就,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梦就实现了呢?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做了怎样的安排?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小结: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分为这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个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阶段:2001 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个阶段:2021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个阶段:2036年到2050年,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2.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①经济: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④社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⑤生态文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⑥军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⑦国家: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⑧世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⑨党建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3.抓住历史机遇期的必要性①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③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④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干秋伟业的机遇。⑤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息,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内的期待。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广大青年的关系(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广大青年如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解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重难点突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党、国家、人民、世界四个角度分析1、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国家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1)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怎样实现这两步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国家、世界、党建几方面着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抓住历史机遇期3、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4、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②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③抓住历史机遇期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2022秋·四川绵阳·高一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期末)习近平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到,这一年,有很多难忘的中国瞬间。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这告诉我们( )①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是世界梦的一部分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创造者和享有者④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民族梦想应融入个人梦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这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没有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④: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3秋·湖北·高一校联考期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的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维护国家安全C.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D【详解】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D正确。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已经是事实,不是中国梦,A不符合题意。BC: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是中国梦,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2022秋·河南·高一河南省杞县高中校考期末)“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是按照我们党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分别展开论述的基本方略。下列对“四个伟大”理解正确的是( )①“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②“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现伟大梦想③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④“四个伟大”确保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①③正确。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错误。④:坚持“四个伟大”要确保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而不能理解为“四个伟大”确保党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④错误。故本题选B。4.(2023春·宁夏吴忠·高二校联考期末)社会主要矛盾是划分时代的基本依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支配和决定作用,贯通于时代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意味着我国己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表明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③需要大力提升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①错误。②:2035年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错误。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认知之上的,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③正确。④: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呈现的新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机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于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大力提升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正确。故本题选D。5.(2023春·广西桂林·高一统考期末)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强盛B.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答案】C【详解】C: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C正确。ABD: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强盛、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均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2023春·浙江舟山·高二统考期末)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也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为人类追求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③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与宏伟蓝图②完全摒弃了西方发展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④创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模式,为人类追求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①符合题意。②: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描绘新时代中国的奋斗目标与宏伟蓝图,②不符合题意。③: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自觉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在缺陷,形成了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2023春·浙江宁波·高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校考期末)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如果请你讲述关于三件大事的故事,下面阐述正确的是( )①三件大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三件大事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并未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④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件大事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印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三件大事并未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③④符合题意。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错误。②: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国的战略构想,目前尚未实现,②错误。故本题选D。8.(2023春·天津和平·高一天津一中校考期末)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三件大事的是(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④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详解】①②③:中国这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2023春·云南红河·高一统考期末)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据此,可以看出( )A.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B.只有深入推进伟大工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要持续进行伟大斗争D.发扬斗争精神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答案】A【详解】A: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据此,可以看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A符合题意。B:推进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建设,强调的是进行伟大斗争,B不符合题意。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C说法错误。D:用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2023春·云南·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欧地区,也惠及亚欧地区。中方愿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一道,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携手谱写多极化世界文明进步新篇章。由此可见( )①“一带一路”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造福各国的“幸福路”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梦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梦③中国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④“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欧地区,也惠及亚欧地区”、“携手谱写多极化世界文明进步新篇章”说明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倡导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并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①③正确。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梦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梦,②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错误。故本题选A。11.(2023春·云南·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10月,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下列符合第一阶段内容的是( )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②: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二阶段的奋斗目标,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2023春·山东济宁·高二统考期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人,开启了建党求索之路。长征路上,红军普通士兵年龄不到20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新长征路上,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中国天眼”调试团队平均年龄35岁……古老中国在百年沧桑巨变中历经磨难却能依旧焕发青春与活力,其基因密码是( )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以确保肌体自我净化②无数有志青年勇挑重任,坚守着青春报国的理想信念③坚定信仰激励着青年接续奋斗,为复兴大业奉献力量④紧紧跟党走,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②③: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人,开启了建党求索之路。长征路上,红军普通士兵年龄不到20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新长征路上,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中国天眼”调试团队平均年龄35岁……这表明古老中国在百年沧桑巨变中历经磨难却能依旧焕发青春与活力的基因密码,就在于无数有志青年勇挑重任,坚守着青春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定信仰激励着青年接续奋斗,为复兴大业奉献力量,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并不涉及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1978年,对于材料意思的概括不完整,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