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一)评价一个人的体质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身体的发育水平,包括体格、体型体姿、营养状况和身体成分等方面。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新概念 人们对健康的传统认识是“身体强壮、无残缺、无疾病就是健康”。 三十年后的1978年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新概念加以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健康的新标准 (十大指标)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二、什么是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大家可以通过测一测你的安静心率、肺活量和血压, 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的发育状况。二、初中阶段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 初中生的心肺功能逐渐增强,神经系统发育也逐渐完善。你知道吗? 初中生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初中生心率一般在每分钟80次左右 初中生呼吸频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逐步减少 初中生呼吸频率一般在每分钟18—22次 初中生肺活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初中男生一般在2500—3000毫升 女生一般在2000—3000毫升 初中生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收缩压14—15千帕,舒张压8.5—8.8千帕 初中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12岁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尤其是在13—14岁大脑皮层的发育趋于完善。三、为何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是呼吸肌的力量曾强,胸廓运动的幅度加大,从而改善呼吸机能。 还可以使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从而改善心血管机能。四、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1、不宜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练习。 2、注意正确的呼吸方法,即动作和呼吸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 3、注意呼吸到卫生,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三、运动的损伤的种类和简单的处理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运动损伤的种类处理办法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1、缺乏有关运动伤病的知识。 2、身体素质较差: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不好,协调性差等均易导致损伤的发生。3、技术动作错误:因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或运动学效率,可导致损伤发生。4、锻炼计划安排不当:准备活动不足或过猛,机体负荷量过大,局部疲劳的积累等,均易引起损伤。5、缺乏保护:保护用具、他人保护及自我保护方面做得不好,在对抗及有高难度动作的项目运动中会出现损伤 。按受伤的组织名称分: 皮肤损伤 肌肉和肌腱损伤 关节损伤 骨损伤 神经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按损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分:开放性损伤 —— 伤口与外界相通,易感染 闭合性损伤 —— 无伤口运动中腹痛常见原因和机理:因呼吸节奏与深度调理不好,引起呼吸肌痉挛或功能紊乱。因心血管机能活动与剧烈运动的不协调,或运动中胸腔压力升高影响静脉回流而引起肝脾瘀血。因运动前食量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运动,引起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运动中腹痛症状和特点:多数腹痛在运动中出现,除腹痛外一般无伴随症状。疼痛的程度与运动量的大小常成正比。膈肌痉挛引起的上腹某侧的锐痛与呼吸深度还有一定关系。肌肉痉挛时的处理: 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可以相反的力量均匀、缓慢牵引,如腓肠肌、屈拇肌和屈趾肌等。 可配合按摩、揉捏、针刺等方法,如针刺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 注意保温。 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不要惊慌,应浮出水面,以相反的力量均匀、缓慢牵引发生肌肉痉挛的肢体,缓解后,上岸休息、保暖、按摩,一般不宜再继续游泳。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