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政治 学校 年级 高一
设计者 指导者
课程标准模块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必修一
单元名称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单元课时数 4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主题概述 概述主题的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育人价值等。
主题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初中跨人高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影响了其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 1、思想认识问题: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地位认识不到位,因而重视度不够。学生往往认为高中思想政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一样,仅仅是考试考查简单知识点的重复背记,因此不重视学习。 2、学习方法问题:往往沿袭着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只愿意听老师讲而不善于主动问,因而其课堂合作探究参与度不够,参与质量不高。 3、能力阅历问题: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其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辩证思维、辨别等能力,受知识、实践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等因素的影响还达不到高中一年级应有的程度,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其往往不能客观评价社会时事,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和言论的误导。 4.学生在初中历史课上对本部分知识虽有所接触,但政治的脉络与历史不同,政治更侧重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这一脉络。刚接触这一部分内容,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必须结合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分析,以便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的精神,理性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
开放性学习环境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政治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政治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回溯历史,从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的学习中理解社会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最终会由适应发展趋势的阶级建立的生产关系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从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中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3.公共参与:当代青年要不断学习社会发展历史,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活动/任务1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通过自主学习,自学展示,议题探究,延伸思考等环节,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的突破。
活动/任务2
活动/任务3
······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教师或同伴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 (备注:方案1、方案2选择其一)
需要评价的活动 方案1:针对任务/活动描述
教学模式评价 教学模式上通过自主学习,自学展示,议题探究,延伸思考等环节,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的突破。 本框总议题:科学社会主义怎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子议题一: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第二部分,子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本部分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主要讲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理论成果及其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 通过本节课,学生积极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与教师讲授分析法相结合,学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知识点。真正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豪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能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书本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学内容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
五、单元作业设计
完成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单元课时作业 分数较低的最后两组还要完成选择题。 1.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断扩散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的是(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与和谐制度 D.空想社会主义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3.《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 ④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这充分表明(  ) ①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证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超过资本主义  ④社会主义社会模式多种多样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预习下一课时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加强情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
如下两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