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教案(表格式)(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结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教材分析 在第一单元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后,第二单元开始引导学生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舞台。面对当代国际政治方面的多极化趋势、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本框将带领学生认识我国的选择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框内容线索清晰、基础知识容易梳理,但是宏观抽象理论性强,需要关注提升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外交事件非常感兴趣,但是平时接触不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促使学生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的形成。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科学精神 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公共参与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
教学难点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温故知新 出示复习内容 学生课前诵读,回忆: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措施? 3.国际关系民主化: (1)含义 (2)地位(3)原因(4)要求 通过温故知新,使学生能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二、自主预习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要求:浏览课本P42-46,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2、外交政策的含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我国外交政策经历的三个阶段? 4、简要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重要价值、核心内容、核心理念及重要性。★★★★★ 5、我国外事工作制度的含义及要求 6、我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学生自主预习问题,浏览课本,对本框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在讲解时理解能够更加深入。
三、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结合视频和课本,积极思考,师生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视频导入,感受我国采取外交政策的原因,珍惜当下,坚定中国自信。
四、新课讲授 四、新课讲授 四、新课讲授 探究活动一:二战后美国背着中国,私下将钓鱼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近年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现了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常态化。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出示相关知识点。 探究活动:展示视频:4分钟了解透彻中国的“伙伴关系” 结合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比较战略伙伴关系和同盟关系,比较对内对外目标。 探究活动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多次批驳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的认识 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 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1)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屡受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国家性质)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家利益) (3)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利益)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重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①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独立自主的表现:7个“不” + 3个“本”(43页相关链接) 【特别提醒】伙伴关系 ≠ 结盟关系,结盟违反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基本目标 (4)基本准则/基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地位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化、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通过小组探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提高对我国遵循外交基本准则的法治意识。 通过时政资讯的展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大局观。
四、新课讲授 在推进教学进程中,合理引用时政资讯,展示我国的大国外交。 探究活动: 相 关 链 接 P44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视频播放:2023.09.22习近平会见叙利亚总统巴沙尔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习近平外交思想 (1)指导意义(地位作用): 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方向。 (2)主要内容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格。 (3)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核心理念的作用: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②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明鲜明旗帜; ③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 ④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 ①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②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 (1)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五、同步练习 出示易混易错点、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易混易错点: 1.限时练习练习册上的习题,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围绕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分析。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践行大国外交理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反思课题名称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增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认同。
教材分析 本框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实现举措,并介绍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实践。要求学生通过本框内容学习能够深刻感受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的中心,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能够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学情分析 本框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是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但是学生较少有人可以真说出其内涵,且因为理论较为空泛,学生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温故知新 出示复习内容 学生课前诵读,回忆: 1、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 2、外交政策的含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简要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重要价值、核心内容、核心理念及重要性。★★★★★ 通过温故知新,使学生能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二、自主预习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要求:浏览课本P47-52,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学生自主预习问题,浏览课本,对本框知识有个初步印象,在讲解时理解能够更加深入。
三、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 同时,结合习近平讲话,引导学生思考。 结合视频和课本,积极思考,师生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所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增加,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将全世界机密联系在了起,没有国界能够独善其身,所以需要大家携手共同应对,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视频导入,感受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珍惜当下,坚定中国自信。
四、新课讲授 四、新课讲授 探究活动一:播放视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教师总结:出示相关知识点。 探究活动二:展示视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并结合习近平贺信,引导学生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要求。 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要性 (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怎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五个坚持” 3.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 (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总结: 4.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②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③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④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易混易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有的价值追求。(×) 通过小组探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深入思考能力,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学生通过内容学习能够深刻感受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的中心,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能够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通过时政资讯的展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大局观。
四、新课讲授 在推进教学进程中,合理引用时政资讯,展示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探究活动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观看视频:2023-09-26:《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发布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如何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在行动中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塑造大国形象: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4个定位中国形象) 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理解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明白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实践,认同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强政治认同。
五、同步练习 出示易混易错点、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1.限时练习练习册上的习题,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