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其相互关系。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新发展理念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科学精神: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能够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公共参与: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身边的人和事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新发展理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新发展理念理解和运用【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话题导入:技术领先先一步,理念领先步步先 ;理念前瞻天地宽,理念陈旧原地转学生思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教师归纳引出新课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二、新课讲授知识点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意义教师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意义,即: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知识点2;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教师活动:出示五组图片,引导学生读图并说明图片各自的意义所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结合PPT所出示的五组图片,总结概括每一个发展理念解决的问题、原因、要求(1)创新发展:①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①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原因: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③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②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③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开放发展: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②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③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共享发展: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②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③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知识点3: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教师活动:五大发展理念的地位以及各自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1)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2)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3)做法: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新境界三,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