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上学期学生教材 分析(一)本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在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长期奋斗的基础上。因此上接改革开放,下启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二)本课内容第三课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围绕改革开放以来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阐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具体内容,明确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本节课的第一目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有重合的部分。因此对教材进行了重构,从而进行教学设计。学情 分析 高一的学生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更多,难度更大,综合性要求更高,要求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更高。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的伟大意义。 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3、公共参与: 主动承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新课 导入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年,四十多年的成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回首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怎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这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新课 讲授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1)标志: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贡献: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要内容: ①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③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贡献: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主要内容: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③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发展观 贡献: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主要内容: 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贡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内容: ①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①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板书设计练习巩固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某校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收集到如下信息。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④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