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三课第二框: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 思政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xxx 学时安排 1学时教材分析《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版)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第三课第二框题的内容。第一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包括三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分析这重大政治论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此历史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第一目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水,讲述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分析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历史生意义。第三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及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前两目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侧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义和成就,第三目展望未来,介绍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学情分析优势: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的过程有一定了解和掌握。 劣势: 中职生并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辛探索历程没有切身感受,虽能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但并不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容易观察到我国发展的不足,但是不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辩证思维不强。那么教师在引导理论指导实践中,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1、认知目标:通过查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资料,理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从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出发,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3、运用目标:能够对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理解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激发学生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的愿望,提高公共参与自觉性。 政治认同: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职业精神: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关系,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要靠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健全人格: 能够在新时代中正确认识自我,确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公共参与: 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包括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参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学习环境与资源混合式教学教学策略教法:议题教学法,辅以视频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法 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总议题: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单 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准备上课课件 1.预习课文,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搜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家安全观、精准扶贫、科技强军等方面的资料 通过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环节一: 观看视频理解蕴意 子议题1: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板书: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教师活动】 1.教师展示ppt内容,并播放《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片段。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三个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观后感? 2.教师归纳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生活动】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 2.小组讨论,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3.联系实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分享自己的感悟。 该“阅读与思考”通过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载入宪法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通过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引导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与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相贯通的结合点, 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认识。 通过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学生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通过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学生能所学专业实际,明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通过呈现职业学校成人成才立交桥,鼓励学生践初心、担使命,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环节二: 榜样引领,感悟意义 议题2: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板书: 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课前搜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家安全观、精准扶贫、科技强军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组间的交流分享,引导学生从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角度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2.播放视频,并结合小组资料,提问: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回答中国之间、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3.教师展示ppt上“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4年、2021年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完整指示,以及近年来在各级调研中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片段,引导学生在书中的阅读记录卡上写下印象最深的论述,进行分享记录和感受。 【学生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所收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家安全观、精准扶贫、科技强军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小组展示交流。 2.认真听讲,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教师一起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重要内容应该及时做好笔记与标注。课中理 巩固新知 【教师活动】 教师设计课堂练习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本节的脉络,明白本节的议题主旨是什么 【学生活动】 完成课堂练习 认真聆听,项固本课题的重难点。 新知巩固 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课后悟 课后作业 老师把作业上传平台,小测试. 完成作业 巩固本课知识板书 设计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