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科学精神: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法治意识:我国遵循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已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公共参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教学重点 重点: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难点 难点: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个性设计(手写补充)【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核心考点一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注意:与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相区分。 2、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立场 (2)宗旨 (3)基本目标 (4)基本准则 注意:伙伴关系≠同盟关系 伙伴关系的特征是:伙伴国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及损伤第三国的利益。 结盟关系的特征是:缔结军事同盟,统一部署军事力量,统一行动,借超级大国争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中国特色外交政策的发展(三个阶段)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核心考点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1)必要性 (2)意义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4、生动实践 (1)在哪些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如何落实?) 拓展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 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就推动经济全球化而言,我们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 就国与国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提出了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易错清零】 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实力。 2. 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特有的价值追求。 7.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命题探究】 (2021·浙江高考真题)长期以来,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倡导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不懈努力。这说明,中国( ) ①努力促进共同发展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③自觉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④注重向世界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总结】教学反思作业内容作业目的表扬的学生及特点有典型错误的学生及其问题巩固作业预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