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提炼出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气体反应原理的选择原则。3.通过对反应原理的探析,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课前学习任务】1.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思考: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的探究。学习任务二: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气体反应原理的选择原则。【作业设计】练习一1.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与_________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对比实验 探究影响因素A ①②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B ②和③ 温度C ②和④ 温度D ③和④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小明想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他在选择药品时做了如下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请回答:(1)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不选择第③组药品,请写出③反应过快的原因是 。(2)他选择稀盐酸而不选稀硫酸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 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 +2HCl=CaCl2 + CO2↑+ H2O2. B3.(1)碳酸钠粉末颗粒小,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大理石与稀硫酸接触使反应停止。练习二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1)请指出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正确的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改进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2.请大家思考,应该如何检验这套装置的气密性?3. 氢气是清洁的能源,氢气难溶于水,在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并画出装置图。4. 鸡蛋壳和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与稀盐酸性质相似,请同学们以它们为原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参考答案】1.(1)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液封;导管插入锥形瓶中太长;没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中的导管进入瓶中太短。(2)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CaCl2 + CO2↑+ H2O(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正2.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液体达到一定高度,若一段时间内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锌粒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所以发生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氢气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于 29,所以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参考装置图:4.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