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爱粮惜粮,从一粒米开始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粮食浪费的严重性。2、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植根敬畏粮食的观念,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活动过程一、古诗导入,揭示主题出示《悯农》,同学们对这首古诗都非常熟悉,我们的祖先告知“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自古至今粮食问题都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对于粮食我们应该心怀敬畏之心。但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意丢弃食物的现象随处可见……出示视频,同学们请扪心自问,视频中的这些情景你们是否遇到过或经历过呢?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同学们的身上,以致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这些被遗弃的盘中餐,看似是不起眼的举动,却实实在在造成粮食的巨大浪费。二、了解“粮食浪费”出示资料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某地中小学餐后倒掉的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打饭时饭菜的三分之一。按全国中小学生总数量2860万人计,我们每年就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的粮食。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部分达到13亿吨。如果将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全部计算在内, 那么联合国估计,食物浪费每年的成本高达2.5万亿美元。在大量浪费的同时,全球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大致相当于9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挨饿。有数据表示:如果我国13亿人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浪费1年就是949万公斤。这些粮食够86666个人吃一天,够237个人吃1年,够一个人吃237年!三、“一粒米来之不易”浪费粮食不是一个的问题,而是全社会人民应普遍关注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这既是习惯问题,更是品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作出过重要批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代小学生要做到“爱粮惜粮,从每一粒米开始”。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一粒米从种子走向餐桌,至少需要3072个小时。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这中间还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水分,还要避免干旱、暴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过程繁多,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需要精心照料。种种表明,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四、文明进餐杜绝浪费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虽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但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要做到文明进餐,杜绝浪费。每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想一想那些仍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人们,我们所浪费的粮食就是他们可望而不可求的食物,请停下浪费粮食的举动。文明进餐,杜绝浪费。爱粮惜粮,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五、小小一粒米,我们要珍惜《爱惜粮食》儿歌 爱惜粮食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六、活动总结小小一粒米,我们要珍惜。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每一粒米开始,节粮惜粮,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活动反思粮食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因此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共同做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少年儿童更不可以把浪费当成潇洒,把节俭看做尴尬。而是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