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课题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的开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教学目的 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了解党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理解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意义,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教学重点 是新改革开放历程与意义。
教学难点 党的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与发展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PPT
教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 【教师】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变化?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40年》 【学生】了解改革开放40年对人民和国家带来的改变。对人民: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带来的积极变化。对国家:改革开放使我国从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中国通过改革开放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全球重要一方。 【教师】展示:改革开始40年的大事件。直接讲述:从 1978 年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40多年间也发生了许许多多地见证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比如有,1980年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了上海浦东,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新的水平。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2010年举办了上海世博会,2013年又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 2018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事件的发生,也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处于进行时,而且还在持续向纵深推进。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历了1966- 1976 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和1976-1978年的两年徘徊期。这段时期整个国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忽视了经济建设,这就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师】直接讲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环节。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开放指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包括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学生】知道改革开会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容,使之更具有生命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教师】展示:改革开放的阶段: 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新阶段:1992年--2013年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以后 直接讲述:起步阶段是1978-1992年。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学生】了解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 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明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师】注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内改革: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党还领导人民进行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例子: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18枚红手印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播放视频:《小岗村的改革》 【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成败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教师】对外开放: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到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学生】理解起步阶段的历史进程: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沿江省会城市。形成全方位(对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开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开放)、多层次(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开放)、宽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教师】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响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崭新命题) 【学生】理解崭新命题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崭新命题,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明确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可以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向同行、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深化,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教师】直接讲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践证明,这条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为什么? 【学生】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教师】新阶段、新水平从1992年到201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尽管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对内改革:在这一阶段,我国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被确立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3年之后(了解) 【学生】理解经过持续努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课后反思 课堂环节的设计有些枯燥,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应该继续改进。
作业布置 练习册的单选题和填空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