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1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复习目标】课标要求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核心 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坚信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科学精神:说明党坚持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和要求,明确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 3.公共参与: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点 1.党的性质和宗旨;2.党的执政理念。难点 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预复习案】1.知识体系构建(要求:呈现课本内容/注意布局合理)2.知识延伸释疑(要求:认真阅读/适当批注)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好与人民相关的某种事时,往往要考虑以下几个角度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新版教材变动(要求:认真学习/新旧融合)(1)P16最后一段正文最后部分修改为:……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2)P18第二段修改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我的预复习疑惑【复习探究案】1.探究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大事”。“十三五”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制止餐饮浪费、实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实现清洁取暖、呵护青少年的眼睛、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很多“小事”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说明坚持做好“小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大情怀”。2.探究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复习检测案】1.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留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不忘初心”。一个人牢记初心就不会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迷失自己;一个政党不忘初心,就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屹立潮头。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要()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全体公民的利益与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始终守好人民的心,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守住民心才能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③人民群众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最终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曲靖市麒麟区益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工作,立足群众实际需求,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在精简流程、减少跑动、优化服务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切实提高了工作的便捷度和群众的满意度,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组织党员、凝聚群众的“连心桥”。该党群服务中心做法()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表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坚持人民立场,必须融入思想里、落到行动上,努力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有机统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内化于心——加强思想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②外化于行——提高行政效率,努力使党的各项工作经得起人民的检验③固化于制——加强制度建设,使得党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服务④坚持人民立场——将群众诉求作为风向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到从毛泽东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再到习近平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镌刻在党旗上。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①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④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我的复习收获参考答案【复习探究案】1.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或中国共产党是不忘初心、重信守诺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言出必行。)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造福人民。(或从人民利益、人民福祉出发,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2.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复习检测案】1.D。③④:中国共产党心怀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中,带领中华民族在惊涛中扬帆、荆棘中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取幸福,保持先进性,③④正确。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原因所在,而不是如何坚守初心和使命,与设问不符,①排除。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2.A。①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始终守好人民的心,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守住民心才能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①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③错误。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④错误。故本题选A。3.D。③④:益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工作,立足群众实际需求,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切实提高了工作的便捷度和群众的满意度,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未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不符合题意。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错误。故本题选D。4.B。①:内化于心,就需要加强思想教育,牢记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①正确;②:提高行政效率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中国共产党,②错误;③: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服务,③错误;④: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将群众诉求作为风向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正确。故正确答案选B。5.C。①③:“根本力量”和“创造伟力”强调人民的作用,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①③不符合题意。②④:材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因此,“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都体现了共产党心怀人民群众,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谋幸福和谋利益,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