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日 学习辛亥革命历史 课件(共25张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辛亥革命纪念日 学习辛亥革命历史 课件(共25张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学习辛亥革命历史说课ppt模板
XXX
辛亥革命纪念日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前 言
第一章
辛亥革命的概念
第二章
辛亥革命的背景
第三章
辛亥革命的过程
第四章
辛亥革命的意义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辛亥革命的概念
1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
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狭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第二章
辛亥革命的背景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人民革命”,肇始于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清政府由盛转衰,国人不断在各方面要求改革或适应无效后,许多内部冲突不能解决,进而延宕积习成弊,造成封建统治的政权发生动摇,终于激起孙中山革命。
“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清朝末年“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成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
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成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末年,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失去战斗力。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团练武装。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宣传革命读物邹容的《革命军》
《革命军》-书的出版,对人们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跃进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g《革命军》与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革命志士必读的教科书。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时间: 1905年7月
地点:东京
人员: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70余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 ,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131。以后, 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末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议决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死战。
广 州 起 义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00年,孙中山决定准备军事起义。6月,孙中山与郑士良、陈少白、杨衢云、英国退伍兵摩根及日本人宫崎滔天、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从横滨”抵达香港,但被港英当局拒绝入境。9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 经马关赴台湾。会见日本民政长官之后,得到日本台湾总督府官员承诺支持在广东举事。孙中山于是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
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发动起义,也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子首义、三洲田首义等。起义军在三多祝发展至2万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变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组阁,下令台湾总督府不得接济起义军。起义军因粮绝弹尽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镇压下宣告失败,史坚如、山田良政等被杀。孙电山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
1
2
2
辛亥革命的背景
第三章
辛亥革命的过程
时 间: 1911.10.10
主 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 果: 攻克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影 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前后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
辛亥革命的过程
人民群众的配合
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
抓住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
共进会、文学社的长期工作
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革命武装起义对形势的推动
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
3
辛亥革命的过程
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退位迢书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
辛亥革命的过程
内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外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根本
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3
辛亥革命的过程
第四章
辛亥革命的意义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打击了中外外反动势力;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人民参政议政意识;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发生改变。
性质
功绩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局 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 示: 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清海军反正11月中旬,进攻武昌的清海军反正。海军提督萨镇冰,与黎元洪是师生,舰队参谋汤芗铭与汤化龙是昆仲,被劝反正。11月中旬 ,各舰自武昌下驶九江,萨镇冰称病离舰赴上海治病,黄钟瑛任舰队司令,经九江林森劝说,舰队归附革命军。
列强的中立与调停,12月2日;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停战协议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4
辛亥革命的意义
学习辛亥革命历史说课ppt模板
XXX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