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纠纷解决的多元方式且社会纠纷解决优先选调解让学生理解调解的含义和类型让学生理解仲裁、商事仲裁的含义,商事仲裁制度的内容及特点【重点难点】1.生活中纠纷解决方式2.调解的含义、类型,仲裁的类型、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如果你与别人发生矛盾后,会选择怎么样的解决方式?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社会纠纷解决的多元方式且社会纠纷解决优先选调解2.理解调解的含义和类型3.理解仲裁、商事仲裁的含义,商事仲裁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请认真阅读课本P82-P84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1.本课有哪些知识点?2.哪些是重点?3.你有哪些困惑或不理解的?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请认真阅读课本第P82~84,思考以下问题,并用笔勾画出关键字、词、句,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1.阅读课本P82正文及P83相关链接1,生活中有哪些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是什么?2.阅读课本P83第1段及相关链接2,什么是调解?调解有哪些类型?3.阅读课本P83第2段,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要求是什么?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出的调解结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4.阅读课本P84第1段,仲裁有哪些类型?比较常见的是哪种类型?什么是商事仲裁?5.阅读课本P84第2段,商事仲裁的制度规定是什么?仲裁的特点是什么?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1.生活中解决纠纷的方式(1)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2.(1)调解的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人民调解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3.全面理解仲裁含义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特点 ①在商事仲裁和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②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③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 ④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基本制度 ①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都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所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 ②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就其所发生的争议,只能在仲裁和诉讼之间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③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五、课堂小结,形成知识树整理知识,识记知识1.社会纠纷解决的多元方式且社会纠纷解决优先选调解2.调解的含义和类型3.仲裁、商事仲裁的含义,商事仲裁制度的内容及特点八、当堂检测九、作业布置十、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