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解析三大诉讼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解析三大诉讼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简介

9.2解析三大诉讼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诉讼的含义、地位、特点和类型。
让学生理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
【重点难点】
1.诉讼、诉讼法的内涵
2.诉讼的类型、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解决社会纠纷的方式:调解和仲裁,这节课我们学习诉讼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理解诉讼的含义、地位、特点和类型。
2.理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请认真阅读课本P85-P87内容,思考以下问题(3分钟):
1.本课有哪些知识点?
2.哪些是重点?
3.你有哪些困惑或不理解的?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P85-87,思考以下问题,并用笔勾画出关键字、词、句,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作答。
1.阅读课本P85第1段,什么是诉讼?它的地位是什么?
2.阅读课本P86第1段,什么是诉讼法?我国颁布了哪些诉讼法?诉讼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课本P86第2段,诉讼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这些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4.阅读课本P87第1~2段,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在诉讼目的及诉讼主体上有什么不同?
5.阅读课本P87相关链接,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6.阅读课本P87名词点击,什么是行政相对人?什么是自诉?什么是公诉?
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诉讼的含义及地位
(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 ,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注意: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2.诉讼法
(1)诉讼法的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我国诉讼法的种类: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诉讼的特点
(1)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2)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3)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终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4.诉讼的主要类型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三种类型。
三种诉讼类型的主要区别(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
目的的区别:①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纠纷。②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③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提起诉讼的主体的区别: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②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③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总结:三大诉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民告民)
(2)行政诉讼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民告官)
(3)刑事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官告民)
六、课堂小结,形成知识树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诉讼的含义、地位、特点,类型,知道了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的区别
整理知识,识记知识
1.诉讼的含义、地位、特点和类型。
2.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
八、当堂检测
九、作业布置
十、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