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气候
课时 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2.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判读并描述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3.正确区分我国的夏季风和冬季风,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不同气候的气候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我国的气候特征;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重点关注学生
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PPT课件,地理图册,地球仪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案 (课后反思)
激趣导入 目标定向 爱旅游的小明同学用古诗词记录了不同地方的见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黄。 请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中国不同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
校本(学案)或课件微课引领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气候特征 展示: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 活动:读图认图:————请大家观察我国的气候分布图,看一下我国共有几种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的图例,看图名,观察并回答中国气候类型的种类。 学生回答: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教师展示我国东部和西部的气候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图分析我国东部和西部的气候类型。 提问:观察我国有几种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我国西部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试着分析概括中国的气候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的东部分布着三种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类型齐全,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气候,青藏高原分布着独特的高原高山气候,由于疆域辽阔,气候内部的差异也比较显著。
合作(活动)探究、个性展示 二:认识我国气候 活动: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判读不同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并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讲解小结:漠河—漠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一般情况下10月左右就下雪了,气温比较低。 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海口是海南的城市,属于热带,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降水分旱雨两季。 吐鲁番也号称“火州”,是因当地夏季炎热的气候而得名。吐鲁番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冬季,漠河和海口的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2)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主要影响因素是? 学习任务: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_____差异明显,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_____变化。 教师与引导总结: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3)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学生观察北京和吐鲁番的景观差异从而关注到两地举例海洋的距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海陆位置对降水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距海越近降水越多,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教师)点拨释疑、总结思变 我国的季风 (1)讲授: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称为季风。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展示: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 讲授:夏季风影响能够到达的地区为季风区,不能影响到的为非季风区,他们的大致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活动;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和冬、夏季风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比较冬夏季风的差异。 活动安排:观察夏季风和冬季风的示意图探究对比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影响、影响范围,并完成表格。 小结讲授:夏季风,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盛行风,主要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夏季给我国东部带来充沛的降水,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冬季风主要从陆地吹向海洋,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寒冷干燥,冬季会加剧我国的南北温差,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学生)反馈训练、综合创新 活动:分析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思考: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阅读图2.29,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观察后教师利用两地不同的景观图片对两地进行讲解。 小结: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植被光秃。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呈现山清水秀。 阅读表2.3,分析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通过计算中国与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 小结:受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