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校园“隐形霸凌”》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校园安全教育】《校园“隐形霸凌”》初中主题班会课件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01
校园“隐形霸凌”
***** 中 学
什么是“隐形霸凌”?
提到校园霸凌,很多人都觉得它离自己很远,每当有人问道:你经历过校园霸凌吗?有同学欺负你吗?而隐形霸凌被打、被烫伤这类“欺负”。而霸凌者,一步一步地编织一张巨大的网,把受欺者困在网中,不断吞噬着他们的意志和摧毁他们的精神。
隐形霸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其中占比较高的现象包括东西被偷(52.8%)、被取笑或捉弄(37.2%)、被辱骂(33.7%)、遭教师体罚(28.3%)、东西被人故意损坏(20.2%)、被人歧视(19.1%)、不许上课(15.4%)、被人孤立排斥(14.1%)、受到暴力威胁或恐吓(13.2%)等。多名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受访者提出,隐性欺凌虽然一般不会造成外伤,但会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不是打在身上的才叫疼,心理上的伤害才更难被时间治愈
2022年6月,“某教育局回应童星疑遭校园欺凌跳楼”的话题登上热搜。在当事人的采访中自述表示,虽然自己是小有人气的童星,但在校园里,同学们却不待见她。开始是一小部分同学对她指指点点,后来变成全班性质,被排挤、边缘化。
案例警示
巨大的冷暴力对于年仅15岁,内心正处在敏感时期的女孩子来说早已超负荷,最后她爬上六楼窗台纵身一跃,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被及时抢救,才没让这种悲剧发生。
“我没挨打,却比挨打还难受”
14岁的李小丸遭受欺凌,是因为她的外貌。两年前,她从外省转入广东省某中学就读,成了班里几位女生的眼中钉。她们逮住机会就嘲笑她“胖”“丑”,还故意将她的物品弄乱或是藏起她的文具。很快,李小丸感觉到,“在学校做什么都是错的”。她开始害怕去食堂、宿舍或操场,甚至不敢上厕所,想方设法避开那几个女生。
案例警示
顿时,羞愤和眼泪击溃了李小丸。“我没挨打,却比挨打还难受。”李小丸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哪些是校园欺凌?
2017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界定了“欺凌”的概念,将欺凌和暴力并列,在更直观的、攻击性更强的暴力攻击之外,增加了隐性欺凌的内容,包括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等。在现实生活当中,言语欺凌通常表现为嘲笑、恐吓和人格侮辱等;社交欺凌则通过合伙排挤、恶作剧、骚扰等手段,有组织地孤立和排斥受害者。
承受这些“隐形的欺凌”的孩子成讨好型人格、导致自卑、患上社交障碍、抑郁症……整个学生生涯,逃不开校园霸凌、暴力的阴影。
校园霸凌必须零容忍!
面对校园霸凌必须零容忍!
 很多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人都在默默消化着霸凌留下的后遗症,那些留在被霸凌者心里和身体上的伤痕,会一直存在,是他们永远无法言说的痛。
别将“起外号”看作“朋友间的小玩笑”!
别肆意嘲笑他人的外貌!
别将“孤立、冷暴力”归为“不合群”!
 面对校园欺凌时,要反抗并且学会保护自己。不要为校园霸凌找任何借口,若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要坚定为受害者发声,别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抵制校园暴力,宽以待人,给予世界以美好。
01
同学们,校园本应该是纯净的乐土,我们都应该用善意守护它!
01
谢 谢 大 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