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教材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三个方面介绍经济全球化。对于这三个方面表面浅层次知识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向深处挖掘却又具备相当的难度,比如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涉及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比如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因此,需要灵活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政治专业知识的积累,对国际国内发生的事情关注度、兴趣度较高,但是缺乏理论思考,不能够深究其背后本质,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趋势还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生活的事例,运用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公共参与 融入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重点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 区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 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 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 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要素快速流动: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快速跨国、跨地区流动。 活动超越国界: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使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成为紧密整体: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高度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作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交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①原因: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生产力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另一方面,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具体表现: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跨国公司的经营: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3.跨国公司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消极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辨识判断 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提示 × 经济全球化包括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贸易全球化指的是一般商品的国际贸易,不包括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 ) 提示 × 贸易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 提示 √ 4.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分公司。( ) 提示 × 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 1,2022年6月19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同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下关于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有( )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②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③跨国公司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强调的是跨国公司的地位问题,而不是“积极影响”,①排除。跨国公司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②③正确。“跨国公司的发展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属于消极影响,④排除。 2 某公司旗舰P40的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的华为分公司研发提供,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的分公司研发提供。此外,该公司基于全球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于2018年底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借助俄罗斯人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带动了全球化进程。这说明( )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 ③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跨国公司以发展所在国的经济为投资经营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某公司旗舰P40的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的该公司分公司研发提供,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的分公司研发提供,说明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该公司在俄举措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说明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①③正确。跨国公司不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错误。获取利润是跨国公司经营的目的,④错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