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教材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三个方面介绍经济全球化。对于这三个方面表面浅层次知识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向深处挖掘却又具备相当的难度,比如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涉及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比如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因此,需要灵活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政治专业知识的积累,对国际国内发生的事情关注度、兴趣度较高,但是缺乏理论思考,不能够深究其背后本质,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趋势还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生活的事例,运用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公共参与 融入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教学重点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区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
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 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 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 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要素快速流动: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快速跨国、跨地区流动。 活动超越国界: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使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成为紧密整体: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高度融合。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作用: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交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①原因: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它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生产力不断扩大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扩张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 另一方面,运输和通信手段发生革命性变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得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便捷,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具体表现: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没有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跨国公司的经营: (1)目的:实现最大利益 (2)投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投资动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或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 3.跨国公司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消极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辨识判断 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提示 × 经济全球化包括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贸易全球化指的是一般商品的国际贸易,不包括服务、资本、技术、劳务等。(  ) 提示 × 贸易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 提示 √ 4.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分公司。(  ) 提示 × 跨国公司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 1,2022年6月19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开幕。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化同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以下关于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有(  ) ①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②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③跨国公司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强调的是跨国公司的地位问题,而不是“积极影响”,①排除。跨国公司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②③正确。“跨国公司的发展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属于消极影响,④排除。 2 某公司旗舰P40的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的华为分公司研发提供,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的分公司研发提供。此外,该公司基于全球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于2018年底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借助俄罗斯人出色的数学计算能力,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带动了全球化进程。这说明(  )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 ③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跨国公司以发展所在国的经济为投资经营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某公司旗舰P40的主板和硬盘是由中、美两方技术人员在美国的该公司分公司研发提供,光驱是由中、日两方技术人员在日本的分公司研发提供,说明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资源配置的优化;该公司在俄举措突破了移动网络的特殊瓶颈,说明跨国公司推动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①③正确。跨国公司不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错误。获取利润是跨国公司经营的目的,④错误。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