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历史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地球的历史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3节 教学设计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目录
一、学习目标
二、必备知识
三、情景探究
探究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探究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
一、学习目标
1.观察对比分析化石标本,识记化石分布特征,了解认识地球历史的途径。
2.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演化过程。
3.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了解地球发展历史,判断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特征。
二、必备知识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3)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质年代表
(1)含义: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2)地质年代表
5. 教材P15图1.23中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提示:可根据A、B两地地层中所含有的化石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连线后,可从地壳运动的角度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6. 如何根据化石判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提示: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特点
①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植物 陆上低等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②生物演化
③地质矿产:是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
(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①海陆演化: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③气候演化: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特别提醒] (1)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均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2)在海陆演化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力作用不同,前寒武纪多岩浆活动;古生代和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而在中生代则是板块运动剧烈。
5. 将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所对应的地质年代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情景探究
探究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阅读教材P15图1.24 地质年代表示意(a),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 (地理实践力)读图说出该地质年代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自下往上各个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提示:地质年代表中时间表述单位为宙、代、纪。自下往上的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是百万年。
问题2 (综合思维)宙、代、纪在时间跨度上有何差异?
提示:宙的时间跨度最大,其次是代,纪的时间跨度最小。
问题3 (综合思维)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依据生命演化的阶段,如某种生物的出现、繁盛或灭绝。
归纳提升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要了解地球的历史,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
1.地层
概念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 地层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②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某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地层与 化石的 关系 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②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2.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
方法技巧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确定生物生活的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探究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当地时间2022年6月9日,英国古生物学家表示,在英格兰怀特岛发现了欧洲已知最大的陆地恐龙的骨骼化石,这种恐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食肉恐龙的一个物种。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提示: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6 600万年。
问题2 (综合思维)恐龙早已灭绝,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提示: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问题3 (综合思维)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目前我们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该时代茂密的植物为目前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归纳提升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从其形成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层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
宙 代 纪 开始时间 (百万年前) 主要事件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2.6 冰河时期;人类诞生
新近纪 23 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出现
古近纪 66 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崛起
中 生 代 白垩纪 145 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
侏罗纪 201 鸟类出现,恐龙繁盛;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盛
三叠纪 252 恐龙出现,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
古 生 代 二叠纪 299 地球上95%的物种灭绝
石炭纪 359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成煤期;爬行动物出现
泥盆纪 419 种子植物出现;两栖动物出现
志留纪 444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 485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寒武纪 54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前寒武纪(寒武纪之前的时期) 4 600 蓝藻繁盛→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出现
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期
地球形成→出现海洋
方法技巧
线索法记忆地球的生物演化历程
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