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安全用电主题教学 课件 (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安全用电主题教学 课件 (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安全用电主题教育—
电的简单认识
电的危害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雷电的危害和防范
电的安全标志
目 录
电的简单认识
— 安全用电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
PART 01
—— 电的简单认识 ——
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电”
雷电现象
静电现象
—— 电的简单认识 ——
什么是电?
自然界的物质里都含有一种很小的带电的粒子,叫电荷
电荷静止或 杂乱无章运动时,不显电性
当电荷有序排列时,就显示出了电性
当电荷有序流动时,就产生了电流
人们发现电流可以帮我们干活
电的危害
— 安全用电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
PART 02
—— 电的危害 ——
用电安全
触电危险
电器火灾
—— 电的危害 ——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防范火灾?
电器老化停止使用;
电器附件不可堆放可燃物 ;
电器接线要牢固,插头不能松动 ;
当闻到烧胶皮、烧塑料的难闻气味时,应立即停电并检查电器是否故障;
—— 电器火灾的扑救方法 ——
首先切断着火点电源;
求助大人灭火(通常情况下,用干燥的沙子或专用的干粉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导电,容易触电伤人);
较大火灾要迅速逃离火场并拨打“119火警电话(一定要告诉消防人员准确的地址) 。
—— 电的危害 ——
触电就是人体接触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轻者致人昏迷,重者致人死亡
安全电压:36伏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安全用电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
PART 03
——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湿手、湿布有导电作用。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正常情况下,家用电器的外壳不带电。如果连接它的导线破损或受潮漏电,外壳就会带电,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01
——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不要乱动电线、灯头、插座。因为,带电部分也许已暴露在外,接触它有触电的危险。
02
——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耍。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03
——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户外活动遇到雷雨时,不要站在大树、烟囱、尖塔、电线杆等底下,也不要站在山顶上,因为高耸、凸出的物体容易遭受雷击。在开阔的水面游泳或划船的同学,在雷雨时要赶快离开水面,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04
—— 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
家用电器冒烟,起火怎么办?使用家用电器时,一旦发现冒烟、起火,应当马上拔下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一般说来,家用电器冒烟、起火是由于电器内部产生障碍造成的,所以,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小学生因为人小,无法对触电实施救护,应该及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
电的安全标志
— 安全用电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
PART 04
—— 电的安全标志 ——
雷电的危害和防范
— 安全用电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
PART 05
—— 如何防范雷电对人的伤害 ——
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该躲入建筑物内 ;
不接触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金属物体,远离电线等金属装置 ;
打雷时不打电话 ;
在野外不站在高处,不拿金属物体,寻找低洼处躲避。
—— 安全用电、防电顺口溜 ——
家用电器需防水,要装漏电保护器。
破损电源快修理,湿手不能碰电器。
金属与电源远离,插头要握绝缘体。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 安全用电、防电顺口溜 ——
躲开变压器,安全不触电;
钓鱼放风筝,远离高压线;
大雨来临时,放雷避危险;
室外安全用电常识
寻找低洼处,不往高处站;
—— 雷电的危害 ——
雷电是大自然中形成的高电压、强电流放电现象
雷电不能为人们所用 ;
雷电放电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也会伤及到人
—— 雷电的危害 ——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电的知识有了一个简单抽象的了解,大家也学习了一些生活中的用电常识和注意事项、学习了一些常见的电力安全标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更好的保护自己,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更好的研究电,让它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益处!
同学们,用电安全的知识讲完了,下面我给大家补充一下:“我会安全”系列之现场四项急救常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像皮肤创伤之类的外伤,你们采取了哪些急救措施呢,现在就来说说吧!
—— 止血 ——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
—— 常用的止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
指压止血法
屈肢加垫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 常用的止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指的是接近心脏的一端),用力压向骨方。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方法。
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盖窝内放以纱布、棉花团等物品,弯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做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覆盖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 常用的止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到万不得已时不要使用止血带止血
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
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
止血带上好后,要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 包扎方法 ——
常用的包扎材料:
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他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
常用的包扎方法:
环形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 包扎方法 ——
环形绷带包扎法注意事项:
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上至下,从远端至近端。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打结、扣针应固定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
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是否发凉
—— 包扎方法 ——
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全巾
三角巾宽带
三角巾窄带
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
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
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可用于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 骨折固定 ——
骨折的局部症状:
主要有疼痛、压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
骨折固定的材料:
夹板,没有夹板时可用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如无任何物品时亦可固定于伤员躯干或健肢上。
敷料:用于垫衬,如棉花、布块、衣服等。 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带、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 骨折固定 ——
骨折固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如有休克或者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做清洁消毒处理,并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送回伤口内。
—— 骨折固定 ——
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的伤者相称,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断处的下端。上肢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肢体要伸直绑。
01
03
02
04
—— 搬运 ——
1)徒手搬运
徒手搬运可分为单人搀扶(背、抱)搬运法、双人椅式、平托式搬运法以及多人平卧托运法。
徒手搬运法适用于伤势较轻且运送距离较近的伤者。
—— 搬运 ——
2)担架搬运
工具:帆布担架、绳网担架等,也可就地取材,采用如门板、毯子、绳子、梯子
适用于伤势较重,不宜徒手搬运,且需转运距离较远的伤者。
伤员上担架时,要由3-4人分别用手托住伤员的头、胸、骨盆和腿,动作一致地将伤员平放到担架上,并加以固定。
病人的体位:一般头略高于脚,处于休克的则脚略高于头。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
—— 搬运 ——
3)搬运方法的选用
上肢骨折,能自己行走时,可用搀扶法。
下肢骨折可用普通担架搬运。
脊柱骨折时则要用硬担架或木板,并要填塞固定,不得徒手或软担架搬运。
劲椎和高位胸脊椎骨折时,除要填塞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头部,避免晃动。
—— 搬运 ——
4)搬运注意事项
移动伤者时,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法
病(伤)情严重,路途遥远的伤病者,要做好途中护理,密切注意伤者伤势的变化。
用汽车、大车运送时,床位要固定,防止起动、刹车时晃动使伤者再度受伤
—安全用电主题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