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从/“心”/出/发/共/育/花/开主讲人:XXX时间:20XX.XX03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04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的原因05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目录LOGO01学习的几个基本要素02家庭中的心理健康辅导策略学习的几个基本要素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01PART学习的几个基本要素智力水平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学习目标和动机情绪状态家庭中的心理健康辅导策略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02PART家长的应对策略与辅导方式四字诀: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家长的应对策略与辅导方式四字诀:望、闻、问、切望即为观察(察言观色)要点孩子的表情姿态、情绪变化、语言反应、行动举止、饮食睡眠、朋友交往等避免只关注学习,不关心孩子想法感受闻即为倾听(少说多听)要点鼓励孩子说出真实感受,不打断孩子,忍受沉默,对“错误”抱开放性态度避免一味批评指责或上纲上线家长的应对策略与辅导方式要用耳朵听眼睛要看着对方对方至上一心一意专心去听听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苏格拉底举例孩子:我恨某某同学。家长:哦,为什么?(以全神贯注地望着他,示意她讲下去)。孩子:她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我出气,还侮辱我。家长:“那这次为什么事呢?”孩子:“我只是和另一个同学到外面玩了一会儿,没有和她讲话,她就在同学面前骂我(边说边哭)……”家长:“那你跟她吵架了吗?”(温柔地问)孩子:“没有”(此时孩子不再讲话,而家长也不出声,只是全神贯注地望着孩子)孩子:“……我怕……我……”(哭泣得更加伤心)家长:“我能感受到你很伤心”(坐到孩子身边)孩子:是的。(抽泣,但慢慢平静了下来)家长的应对策略与辅导方式望即为提问。(开放性问题)要点多提开放性问题,问问“怎么了”,而不是“为什么”避免貌似提问,但其实并不关心孩子的答案当观察到孩子情绪不对时:提问技巧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的感受(心情)如何?你想要怎样?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你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做什么?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家长的应对策略与辅导方式望即为理解(共情式回应)要点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要和期待,帮其表达避免居高临下,提出自以为好的合理的建议和简单粗暴,一顿臭骂或暴揍举例小华八年级,眼看快毕业了。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早上她都很难被叫醒,今天爸爸送她出门,她突然大发脾气,不肯换衣服去上学。爸爸非常生气,眼看快迟到课,动手拉她,她干脆坐在地上不起来了。把书本扔了一地。看到这个情景,爸爸忍不住给了她一巴掌。被打的小华捂着脸痛哭,喊道:“我恨你!你再也不是我爸爸了!”亲子冲突中的四字诀:定、空、变、通爸爸如何理解小华?将这次事件视为理解孩子、看到孩子需要的一次机会小华的情绪:激动、可能还有焦虑和不安、害怕小华的需要和期待:家里人不要逼着她去学校,让她有自我调整的空间;内心盼望家人能够看见她的难受,支持和帮助她……变心理和空间保持距离。是退一步想想,孩子为什么出现这么激烈的反应?空即为冷静下来,不激化矛盾;安抚自己和孩子定即想通、沟通、联通、疏通通帮助儿童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寻求专业心理干预的前提家长采用一般的心理教育疏导或儿童自我调适无效之时家长初步判断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或疑是精神障碍时儿童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发现孩子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协助孩子咨询和治疗不讳疾忌医,遵医嘱,特别是用药尽量调整家庭生活秩序和教养方式家庭中达成共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家长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自我生命力、本质、核心、我是谁、灵性渴望被爱、认可、接纳、赞美、自由、价值、尊重、连接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观点想法、信念、规条、价值观、解释感受愤怒、恐惧、悲伤、委屈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分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03PART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当保护因素较多,则更有可能维持心理健康的动态平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当危险因素较多,累积程度较高,就有可能引发心理卫生问题,甚至造成心理障碍01020304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的原因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04PART遗传与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高危因素生物学因素高危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出生缺陷遗传疾病原因未明的先天易感素质发育迟缓出生后疾病影响慢性疾病体弱儿童“难养型”气质特征家贫养育者更迭(如丧亲、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养育者心理异常家庭成员重病症虐待、忽视和遗弃单亲家庭育儿环境恶劣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迷信母子早期分离领养和寄养缺乏同胞竞争家庭因素教育和卫生条件差贫困和贫民区成长教育剥夺或不足坏境污朵都市化速度过快竞争和学习压力校园暴力与欺侮社会不良风气战争、动乱、灾害种族与文化冲突电视、网络传媒影响移民或迁徙(包括流动人口)社会环境因素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的原因层次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生物 孕期接触有毒物质(如,烟草和酒精) 适龄的躯体发育遗传易感性 良好的躯体健康头部外伤 良好的智能新生儿缺氧和其他分娩并发症营养不良其他疾病心理 学习障碍 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适应不良的人格特点 良好的自我意识性、躯体和情感虐待和忽视 解决问题能力强“难养”型气质 社交技能社会家庭 更换照料者(如丧亲、父母离异、再婚) 家庭关系密切缺乏家庭支持(如早期亲子分离) 有机会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不良的家庭教育 鼓励参与家庭生活家庭管理凌乱,冲突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的原因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05PART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学习问题如学校(幼儿园)造应困难、自控能力低下、学习障碍(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力低下或边缘智力状态、部分抽动症儿童等情緒问题初期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焦感、孤僻抑郁、强迫行为、过度任性、屏气发作、冲动、暴躁易怒、胆小退缩、恐惧发作等,严重时发展为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品行问题男童多见,如攻击、斗殴、毁物、偷窃、撒谎、逃学、家庭暴力、离家出走等,严重时可为品行障碍;青春期后的品行问题可发展为违法犯罪,结识或加入不良青少年团伙等儿童心身疾病包括发生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肥胖、消化性溃病、睡眠障碍、高血压、哮喘、过敏性疾病、偏头痛、腹痛等01020304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或异常不良习性行为刻板动作行为、抽动症、吮指、咬指甲、习惯性交叉擦腿、手淫、口吃、偏食、电视或电脑过度使用等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孤独症(autism)高功能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yndrome)雷特综合症(Rettsyndrome)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如吸烟、酗酒、纵火、攻击行为、家庭暴力、性乱、药物依赖、网络成癮、出走、违法犯罪、自杀、少女怀乎、性疾病传播等儿童忽视(neglect)、唐待(abuse)与非意外性创伤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和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与情感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或对儿童的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数育的忽视现象心理问题的现状中国平均每年有15万学生自杀,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个学生离开人世。15万学生自杀调查发现从小学6年级起,自杀率开始攀升。自杀率攀升统计结果表明,亲情关怀缺失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因素。亲情关怀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LOGO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因而心理卫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情绪发展息息相关,更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从/“心”/出/发/共/育/花/开主讲人:XXX时间:20XX.X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