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班级 教学日期课题名称 6.2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课型 新授课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教材分析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是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包括两框,第一框“认识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载体,而本框题则是承接第一框,引导学生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说明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并为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提供了国际背景,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认知方面,虽然理性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善于质疑,大多是死记硬背。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尽可能通过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内容方面,虽然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很难辩证的把握,对于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也不是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所以,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认同我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科学精神 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公共参与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与身边的人交流经济全球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教学重点 (1)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2)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 (3)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教学难点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理解怎样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相关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 (1)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各国优势资源得到发挥,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促进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进一步激发各国的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拓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资源方面: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资源和技术。 就业方面: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企业方面:投资自由化,推动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 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取较少收益。 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酿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风险。 知识归纳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中心句)。 ④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2、消极影响(挑战): 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二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 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 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 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的世界经济 要完善全球治理 (1)原因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②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措施: 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如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 知识归纳: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1)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3)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 辨识判断 1.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 提示 × 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并不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参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 提示 × 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3.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 ) 提示 × 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应彻底摒弃。( ) 提示 × 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不应彻底摒弃。 5.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 提示 √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了解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措施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