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移动性技能——《灵敏与游戏—时机游戏》(教案+课件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上册 移动性技能——《灵敏与游戏—时机游戏》(教案+课件9张PPT)

资源简介

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
水平一 一年级 2 班 下期 学生:39人
教学设计思想 遵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将动作技能分解并创编入游戏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方法的操作,学习动作技能,通过规则的遵守,培养良好行为,通过参与效果的评判,习得方法和能力,通过参与游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1热身操;2游戏《自动闸门》;3游戏《卷帘门》;4游戏《穿越封锁线》;5体能练习《过索桥》;6放松舞《虫儿飞》。
教 材 分 析 本课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以游戏法作为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游戏设计针对本节课灵敏与游戏,由易到难,设计了三个与通过时机有关的穿过游戏,一步一步让学生提高灵敏性,提高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以游戏为载体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1.《自动闸门》是让学生建立动作时机概念的简单游戏,通过参与游戏体验和讨论交流,使学生建立时机的概念和运用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学习和培养学习能力。2.《卷帘门》是根据跳长绳进绳的技术特点,用棍来模拟绳的动作,利用小棍能够控制速度的特点,降低对通过人的难度。游戏中设置了比赛,促进竞争、体能、交往、服务品质的进步。3.《穿越封锁线》是把握时机和通过动作更高级别的游戏,从之前单人摇变为两人摇,让学生从通过“棍”过度到通过“绳”,方向和路线也和跳长绳一致。摇绳人的动作及合作同穿过人的配合成为本游戏的重点,选择时机并安全通过是本游戏的难点。4.《过索桥》,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对上肢力量进行补充练习,提高体能,达成练习密度和强度的要求。
学情分析 1.个别学生对摇绳的节奏控制不是很好;2.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培养在以前的课中广泛运用,各小组能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开展小组学习和评价;.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说出通过“门”的最佳时机。2.全部学生在《自动闸门》和《卷帘门》游戏中均能做到在一次开关门之间的时间内安全通过;80%学生在《跳过雷区》游戏和《穿越封锁线》游戏中能够基本按照规定线路安全跑过“封锁线”。其他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在各个游戏中担任“掌门人”时,所有学生能做出匀速、节奏稍慢的“开关门”动作。3.学生参与大量的“掌门”,“过门”游戏和“过索桥”体能练习,展现出了节奏感、灵敏性和协调性; 4.在小组开展闯关游戏的过程中,能对同伴的“掌门”和“过门”动作是否正确或成功做出判断。在各种“过门”练习中,能逐步准确地找准时机,果断做出判断,勇敢地完成练习。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协同合作、团结一致地为小组和个人创造成功。
重难点 重点:开关闸门或摇的动作——匀速,稍慢节奏;通过的动作——在一次开关门之间的时间内安全通过的动作。难点:通过的时机和速度。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练习次数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评价
开始部分 2′ 1.组织摆放衣服,安排见习生。 2.体育委员集合、报告,师生问好,创设学习情景,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需求。 1.指定摆放衣服的地点和提出摆放的要求,评价效果。2.教师导入《自动闸门》系列游戏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需,评价学习常规。 1.按指定地点和要求摆放好衣服。2.快速、安静、整齐地在指定地点集合,认真听老师宣布学习内容,主动内化学习要求。 1.衣服摆放质量。 2.集合、听课表现程度。
准备部分 7′ 1.热身操。2.《自动闸门》游戏。方法:教师用棍作“门”上下匀速挥动,学生择机通过且不碰到“门”。 111 1.要求与评价:(1)勇于领操;(2)认真投入;⑶节奏同音乐。2.要求与评价:(1距前面同学保持间距;(2)不推搡同伴。(3)依次通过。 1.积极上台领操,力求达到要求。2.遵守要求,积极思考和观察。 1.三点要求达成效果。2.要求的达成效果。
基 本 部 分 8′ 10′ 5′5′ 1.游戏《卷帘门》。方法:一名学生用棍作“门”,模仿摇长绳方法直臂匀速、慢节奏在体前划圆挥动,其他学生从侧面择机通过且不碰到“门”。要求:(1)摇的学生匀速、慢节奏挥动,方向:摇向有人的一边。(2)过的学生站在“掌门人”侧面,规定路线通过,记住自己通过的次数和得分。(3)两轮结束轮换摇的学生。(4)排队时不推搡、不影响他人。提问:怎样能顺利过关?2.游戏《穿越封锁线》方法:两名学生配合匀速、慢节奏摇绳,其他学生从侧面择机通过且不碰到绳。要求:(1)摇的学生匀速、统一、慢节奏摇,绳摇圆,方向:摇向有人的一边。(2)过的学生站在“掌门人”侧面,规定路线通过,记住自己通过的次数。(3)四轮结束轮换摇的学生。(4)排队时不推搡、不影响他人。(5)互帮互助,不排斥同伴。评价:最佳时机的把握(绳触地时进入通过)。全组通关的组被评为“闯关英雄联盟”称号。3体能练习:游戏《过索桥》方法:分组进行,采用手和脚爬行的方式,快速通过“单双索桥”。要求:除手脚外身体。其它部位不能触地。 16次24次 10次30 1.组织学生先练习,熟练之后进行比赛。(1)动脑思考怎样才能通过“卷帘门”;(2)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3)初步达成共识(定时机)——棍触地时为最佳时机。2.1通过对《穿越封锁线》游戏的介绍用语言来激发学生用前面游戏的方法来挑战高难度游戏的兴趣。2.2用小组示范的方法来落实练习的方法和要求,组织游戏,在过程中评价学生摇的节奏,过的时机和动作,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方向和线路进行游戏,能力等多元目标的达成情况。2.3评价小组比赛结果,总结小组比赛效果,用语言引导学生互帮互学,提示同伴进绳的时机,不排斥同伴。2.4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达成共识(定时机)——棍或绳触地时为最佳时机,通过时速度快。3.组织学生分组 “过索桥”。用过“单索桥”和“双索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四个大组进行比赛,不犯规且最先完成比赛的组获胜。 1.认真听、仔细观察练习的方法和要求,遵守要求,积极思考和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2.1认真听比赛方法和要求,积极参与。2.2持棍和摇绳学生认真负责,匀速、慢节奏挥棍和摇绳,力争为小组贡献一份力量。2.3认真听比赛结果,小结时对照自己的表现,再接再厉。2.4认真听,对照小组学习情况。3.根据规则,快速通过。团结一心,力争为本队取胜。 1.对时机的理解和把握,敢于进入通过。 1认真倾听习惯。2.2安全通过。 2.3比赛胜负、不排斥同伴。 2.4互相帮助,提示和鼓励同伴。3.1小组的排名,比赛中学生目标的达成表现。 3.快速“过索桥”不犯规。
结束部分 3′ 1.整理活动:放松舞《虫儿飞》总结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3.有礼有序下课。 1 1.提示动作、过程评价学生舞蹈的完成情况。2.老师讲评本节课的情况,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3.拿好自己的衣服,师生再见! 1.在音乐的伴奏下,身心放松地完成舞蹈活动。2.认真参与总结,对照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3.文明取衣服及下课。 1.身心放松。2.本课教学目标。3.有礼有序。
场地器材 长绳8根,标志垫16个,标志桶14个,轻塑料棍10根,音乐播放器1台。 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 125--135次/分钟
练习密度 45—50%
运动强度 中(共9张PPT)
年级:小学一年级
学科:体育与健康
课题:移动性技能——灵敏与游戏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在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说出通过“门”的最佳时机。
2.全部学生在《自动闸门》和《卷帘门》游戏中均能做到在一次开关门之间的时间内安全通过;80%学生在《跳过雷区》游戏和《穿越封锁线》游戏中能够基本按照规定线路安全跑过“封锁线”。其他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在各个游戏中担任“掌门人”时,所有学生能做出匀速、节奏稍慢的“开关门”动作。
3.学生参与大量的“掌门”,“过门”游戏和“过索桥”体能练习,展现出了节奏感、灵敏性和协调性;
4.在小组开展闯关游戏的过程中,能对同伴的“掌门”和“过门”动作是否正确或成功做出判断。在各种“过门”练习中,能逐步准确地找准时机,果断做出判断,勇敢地完成练习。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协同合作、团结一致地为小组和个人创造成功。
本课结构
重难点
重点:1、开关闸门或摇的动作——匀速,稍慢节奏;通过的动作——在一次开关门之间的时间内安全通过的动作。
难点:2、通过的时机和速度。
一、准备部分
1.热身跑步
2.专项拉伸
二、基本部分
1.《过自动闸门》游戏
2.《过卷帘门》游戏
3.《穿过封锁线》游戏
4.《扫雷》、《过索桥》体能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拉伸
2.小结本课
家庭作业
一.规定内容:
1.跳绳:每组200个,每天4组。
2.连续蛙跳4次,每天4组。
二.注意事项:
1.运动前选择合适、安全的场地进行锻炼。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结束放松拉伸活动。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