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段二(四年级)《蛙泳蹬腿与漂浮》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健康第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新课标“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的教学要求,将动作技能创编入运动游戏中,结合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中强调运动强度、密度和动作技能结构化。本课本课以安全第一和学生练习为主导的理念,采用“感知—模仿—水下练习”腿部技术动作训练,以达到掌握蛙泳腿部技术的教学。通过蛙泳的教学实践,从腿部技术动作要领,腿部技术动作练习方法及预防和纠错方法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蛙泳腿部技术动作的最优化教学法,让更多的学生能掌握好蛙泳技术,探讨学习蛙泳。通过情境游戏的规则、交往、目标达成,培养学生知识、行为并行的安全意识,促成由易到难的结构化技能掌握,积极主动、文明有礼的交往合作意识,通过课堂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人数为男26人,女27人,共53人,在三年级的体育课堂上学习过跑的动作,部分孩子掌握较好,但也有部分孩子对于五指张开、掌心空出、球像黏在手上一样的理解不深刻,特别是一手运球,一手做其他的动作。学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对于全班在一片场地内同时运动的安全意识还不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如两人互相评价、互相观察,但缺乏对抗意识。学生对行进间运球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能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遵守游戏规则。三、教材分析游泳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提高对游泳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拼搏等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价值。蛙泳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普通高校的游泳教学首选的一种泳姿。在蛙泳教学过程中,蛙泳腿部练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游好蛙泳,必须练好蛙泳腿部技术动作。四、课的亮点1.本课采用结构化模式教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层层递进。2.开课引入情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使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感受到快乐。3.课堂内容由浅入深,逐渐过渡,学生在比赛中学练,在学练中学会比赛。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模块 一 课次 第1次 学生人数 40 人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初步了解基本水上安全知识,知道穿泳装、戴泳帽、用干毛巾擦身体的方法,并行动。2.健康行为:积极参与游泳安全及要求的知识学习,初步树立公共卫生道德意识,与同伴安全玩耍。3.体育品德:在课堂中做到老师提出的安全及常规要求,克服恐水心理,敢于挑战和突破自己。主要教学内容 1.安全常识。2.游泳教学要求以及前期准备。 3.蛙泳蹬腿与漂浮重难点 重点:快速整理游泳装备。难点:消除怕水心理。安全保障 认真组织学习游泳安全小常识,提高学生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多次练习和比赛,强化游泳常规要求,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相互提醒,遵守活动要求和游戏规则。 场地器材 浅水游泳区域一块、救生物品5套课的结构 具体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结构时间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激趣导学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1、安全常识大家说2、游泳准备我在行3、入水、出水有规范游戏:戏水场地:游泳池浅水区一块。方法:按顺序排队走入水中,拨拨水、划划水、弹一弹、拍一拍等简单戏水。要求:有序入池,一切行动听指挥。路上蛙泳腿练习半陆半水蛙泳腿练习二、游泳素质操三、放松练习 教师: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着装,强调游泳课堂常规;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一说游泳的安全注意事项;根据学生回答,表扬、鼓励积极发言的学生及其安全意识,总结、补充游泳安全常识,约法三章;带领学生复述安全常识约法三章;引导学生相互记牢安全常识约法三章。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老师要求复述“约法三章”;积极地和同学分享并记住“约法三章”。教师:选出规范泳衣、泳帽的孩子们示范,讲解游泳穿着要求及毛巾、鞋的规范摆放;引导学生进行自查,并整理好自己物品;组织学生相互检查前期准备情况;组织整理装备小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学习;积极自查,整理服装和辅助用品,规范放置。积极参与比赛;相互检查,跟随老师积极热身。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入水,扶岸站立,关注不敢入水的孩子,引导孩子们相互鼓励和帮助,表扬主动鼓励和帮助的孩子;组织学生出水,示范用干毛巾擦身体的用法。引导学生实践;多次组织学生出、入水,进行简单“泼泼水”游戏,换服装、整齐整理。学生:大胆尝试,听从指挥,积极帮助和鼓励同伴;认真观察,按规范完成游泳的准备练习。教师:示范、领做游泳素质操;引导学生积极学练、客服困难。学生:1.认真模仿、积极学练。教师:1、老师带领简单拉伸;2、引导学生边拉伸、边回顾游泳常规要求;3、对学生表现进行小结。学生:1、认真跟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2、认真和老师一起小结本课。 ● ● 以10人小组为单位入水。学生成散点进行练习● 学生成散点式进行放松练习:● 5' 0 小增趣促学 8' 5' 中增趣促学 12' 10 中素养提升 10' 8' 较大放松恢复 5' 4' 中等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 135-145次/分钟运动密度 65%-70%课后反思8(共20张PPT)游泳蛙泳蹬腿与漂浮(一)教材分析游泳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积极开展游泳活动。游泳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是在阳光、空气、水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的项目,具有更强的健身性、健美性、娱乐性。游泳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通过游泳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勇敢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二)教材内容设计思路水平二阶段的游泳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学中宜采用陆上模仿和水中尝试体验、戏水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逐步过渡到掌握有游泳的腿部动作技术,学习完整动作,初步具备游进一定距离的能力。(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身体柔韧性好,对体育活动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但也存在年龄小,力量相对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本单元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均针对本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游泳的动作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编排和设计。蛙泳蹬腿与漂浮身体姿势1腿部技术2臂部技术3漂浮4一、身体姿势在游进过程中,身体位置会按一定节奏上下起伏。在划水和抬头吸气时,上体会向前上方抬起,肩和背部的一部分上升露出水面,此时躯干与水面的角度较大。当两臂前伸,两腿向后蹬夹时,随着低头的动作,肩部又浸入水中,身体回复比较平直的流线型姿势向前滑行。对于初学蛙泳者,不宜过分追求在划水和吸气时拉高身体的动作。如果抬头过高或过分挺胸,会造成下肢下沉,迎角增大,使身体在前进方向上的投影截面增大,身体形状变差,从而增大游进时的水阻力。二、腿部技术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现代蛙泳技术强调以臂为主,但腿部动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蛙泳腿的技术可以分为收腿、翻脚、蹬腿、滑行四个紧密相连的动作阶段。收腿:收腿时,腿部肌肉略为放松,大腿自然下沉,两膝开始弯屈并逐渐分开,小腿和脚跟在大腿后面向前运动。踝关节放松,脚底基本朝上,脚跟向前收的过程中要落在大腿的投影面内,以避开迎面水流,减小收腿的阻力。收腿动作应柔和,不宜太用力。在收腿的过程中臀部略下降。收腿结束时,两膝内侧的距离约同肩宽;大腿与躯干约成130~140°角,大、小腿折叠紧,小腿接近于与水面垂直,为翻脚和蹬夹做好准备。许多优秀运动员收腿时大腿的动作幅度变小,收腿结束时大腿与躯干的夹角增大至150° 左右,小腿更加靠近臀部。这种技术收腿的动作较快,有利于加快动作频率,同时有利于减小收腿时的水阻力。三、臂部技术蛙泳手臂的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重要因素,现代蛙泳尤其重视发挥手臂划水的作用。游蛙泳时,整个手臂动作都是在水下完成。对于游泳者自身来说,手的划水路线近似于两个相对的“桃心形”。即两手从“桃心”的尖顶开始,不停顿地划动一周回到尖顶。蛙泳的一个划水动作可分为外划、下划、内划、前伸等四个紧紧相连的动作阶段。外划:外划是从两臂前伸并拢、掌心向下的滑行姿势开始的。外划时两臂内旋,两手掌心转向外斜下方,略屈腕,两臂向外横向划动至两手间距离约为两倍肩宽处。外划的动作速度较慢。下划:手臂在继续外划的同时,前臂稍外旋,肘关节开始弯屈,转腕使掌心转为朝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手和前臂加速向下、向后划动。在下划的过程中,手和前臂的运动速度快,幅度大,而上臂的移动不多,前臂与上臂之间的夹角迅速缩小。下划结束时,肘关节明显高于手和前臂,手和前臂接近垂直于游进方向,肘关节约屈成130°角。四、腿部技术与漂浮陆上模仿练习水中练习蛙泳的腿部动作是整个技术的基础。腿部动作做得好,不仅可以产生较大的推进力,还有利于使身体保持水平姿势,使呼吸动作能顺利完成。因此,教学中要下功夫打好腿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收腿方式,学会正确地翻脚,掌握正确的蹬夹技术并形成慢收快蹬的正确节奏。1、跪撑翻脚压腿2、俯卧模仿蹬腿3、仰坐模仿蹬腿4、滑行蹬腿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蛙泳蹬腿与漂浮(教案).doc 蛙泳蹬腿与漂浮(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