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主题 游泳 单元课次 1/8 年级班级 二年级X班 人数 40人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游泳中漂浮的特点及意义,通过捕鱼游戏、模仿小圆木熟悉水性,感受在身体绷直的状态下保持平衡漂浮于水面;能在有助推力的状态下感受漂浮前行;积极参与游戏、比赛中来,发展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柔韧能力及平衡能力。 2.积极参与游泳安全及要求的知识学习,初步树立公共卫生道德意识,与同伴安全玩耍。 3.在课堂中做到老师提出的安全及常规要求,克服恐水心理,敢于挑战和突破自己。主要教学 内容 1.体验水感,感受水的浮力、压力、阻力,培养水性。 2.“捕鱼达人”、“我是小圆木漂浮”游戏,通过水中游戏体验漂浮,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合作、参与能力。 3.水中识数(深蹲)、龙宫探宝(捡回水中沉物)、车轮大战,发展奔跑、跳跃、漂浮能力。重难点 学生学习 漂浮姿态,保持漂浮状态下的身体平衡,克服心理。教学内容 身体绷直,漂浮在水面教学组织 2人一组合作练习,按小组进行评比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明白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游戏比赛,情境教学法安全 保障 讲清游泳项目安全要求、背漂穿戴、手持浮板 场地器材 游泳池、浮板、背漂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激趣 导学 (2 分钟) 课堂常规 列队与人数清查; 内容与要点提示。 教师: 提示姿态端正,保持安静 检查装备情况介绍本课内容与要点 学生: 1.保持姿态 2.提前准备 四路纵队 标准站姿 1 小增趣 促学 ( 5-6分钟) 1.课前准备与讲解(结合提前布置的家庭作业) 讲明安全要求 更换装备、放置装备、淋水等步骤 分男女和小组进入更衣室 2.生活自理小能手 更换衣服的正确性(泳衣、泳帽、泳镜的穿戴方法) 穿戴的速度 教师: 1.检查装备的准备情况并评价反馈 2.巡回查看,鼓励参与,提醒穿戴方法与更换速度(女生请班干部指导评价) 3.分组进行集体反馈评价穿戴正确性与速度,强化动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 按要求带装备、装衣物 按照方法进行更换和摆放衣物。 认真总结和向其他同学和小组学习。 四路纵队 分别进入各自的更衣室 四路纵队 5-8 中素养 提升 ( 27-29分钟) 1.“水生花”游戏 (1)按照男女各自入口进入泳池进行冲淋和过消毒池。 (2)在浅水区池边取好间距坐好。 (3)用手或脚感受水,使其泛起水花。 (4)自己用池水打湿自己的身体。 (5)沿池壁下水站立,再翻跳上来。 2.“观察小能手” (1)确保安全距离的慢走、慢跑观察泳池结构。 (2)分小组慢跑寻找安全隐患处 教师: 1.教师组织进入冲淋和消毒池 冲淋和消毒池的必要性公共卫生知识 2.组织池边取好间距坐好,强调不拉拽、推搡同伴。 3.分别进行手脚感受水、打湿身体、跳下翻起的练习 引导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学生: 1.按要求有序进入泳池,冲淋消毒并认真学习公共卫生知识。 2.取好间距坐于池边,不拉拽推搡同伴 3.勇敢地挑战打湿身体、沿壁跳下 教师: 1.设问泳池的形状、深浅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强调安全、注意滑倒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慢跑发现泳池的安全隐患 湿滑、尖锐处、深水区等 3.评价反馈总结体能锻炼、小组合作探究、总结提炼等情况 学生: 根据问题认真观察和总结,注意安全 结合生活经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牢记 小组总结交流并汇报 分男女两路纵队进入 保持安全间距,不干扰同伴 两人一组,相互监督 保持组间安全间距,相互鼓励 分小组不同方向出发 分小组合理分工发现问题 8-10 8-10 中 中放松 恢复 (4-5分钟) 1.冲淋、擦干身体更换衣服、整理衣服 2.检查与反馈情况 3.小结: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挑战自我 4.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 组织学生分组进入更衣室冲淋、更换、规整衣物,巡回指导评价 集体评价与展示,落实方法与细节 小结本课表现和布置家庭作业 学生: 按要求有一定速度的完成 认真自我检查和听取反馈 针对自我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分男女进入更衣室 四路纵队 5-7 中 小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 140-145次/分钟运动密度 75-82.5%体育家庭作业 快速完成更换装备、淋水、擦干身体、换衣服、规整衣物 在脸盆中尝试闭气课后 反思课堂 资源(共11张PPT)游泳漂浮与呼吸(一)教材分析游泳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是在阳光、空气与能水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的项目,具有更强的健身性、健美性、娱乐性。游泳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漂浮与呼吸,通过练习和游戏活动,使学生们体会到学会游泳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二)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初步了解游泳中漂浮的特点及意义,通过捕鱼游戏、模仿小圆木熟悉水性,感受在身体绷直的状态下保持平衡漂浮于水面;能在有助推力的状态下感受漂浮前行;积极参与游戏、比赛中来,发展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柔韧能力及平衡能力。2.健康行为:积极参与游泳安全及要求的知识学习,初步树立公共卫生道德意识,与同伴安全玩耍。3.体育品德:在课堂中做到老师提出的安全及常规要求,克服恐水心理,敢于挑战和突破自己。(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身体柔韧性好,对体育活动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是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但也存在年龄小,力量相对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本单元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均针对本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游泳的动作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编排和设计。漂浮的方法俯卧漂浮1垂直漂浮2仰卧漂浮3掌控浮力4一、漂浮的方法010302身体保持直立手臂放置于身体两侧双脚并拢基本动作当我们控制身体不动时 身体下沉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浮力 身体就会上浮 经过几次沉浮后,身体就会悬浮在水中 即完成了垂直漂浮头部的前后左右摆动所产生的身体晃动会打破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直立于水中注意事项腿部动作:踩水的腿部动作几乎和蛙泳腿一样,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收蹬腿的幅度要小。收腿时,膝关节可外翻,蹬腿时膝关节向内扣压,同时小腿和脚内侧蹬夹,两腿尚未蹬直并拢即开始做第二次的收腿动作动作熟练之后,也可进行两腿交替蹬夹水的动作技术。注意呼吸的时机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漂浮与呼吸(教案).docx 漂浮与呼吸(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