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 课 导 入太阳每天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究竟是太阳在动还是地球在动?1.2.1 地球的自转1.2.1 第一章 第二节 地 球 的 运 动能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自转方向、周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学 习 目 标阅读教材P12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自转的概念是什么?地球的自转运动自 主 学 习(2) 地球自转的方向?(3) 地球自转的周期?(4) 地球自转会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5min指地球围绕着地轴做旋转运动。新 课 导 入地 球 自 转 方 向概 念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侧视图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阅读教材P12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自转的概念是什么?地球的自转运动新 课 讲 授(2) 地球自转的方向?(3) 地球自转的周期?(4) 地球自转会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10min指地球围绕着地轴做旋转运动。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新 课 学 习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 球 自 转 周 期太阳光我们生活的一天中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新 课 导 入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新 课 学 习活动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演示太阳照射地球。你发现了什么?原因是什么?昼 夜 划 分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夜晨昏线阅读教材P12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自转的概念是什么?地球的自转运动新 课 讲 授(2) 地球自转的方向?(3) 地球自转的周期?(4) 地球自转会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10min指地球围绕着地轴做旋转运动。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24h新 课 学 习活动2用手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在昼半球标注出一点A,观察A点的运动轨迹。昼 夜 交 替AA点由昼入夜。晨线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新 课 学 习昼 夜 交 替晨昏线分“晨线” 与“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图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晨线还是昏线?晨线应 用新 课 学 习时 差( )想一想观看动画: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和偏西的两个地点,哪个地方先看到日出?为什么?东边先看到日出AB新 课 学 习时 间 的 差 异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经度不同的地区出现时间的差异新 课 学 习时 间 的 差 异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新 课 学 习时 间 的 差 异生活实例经度不同的地区出现时间的差异畅畅,上午好!姨妈,晚上好!你还可以指出生活中的哪些实例,说明昼夜与时间的差异?国外举行的世界杯等国际体育比赛、出国旅游等。习题巩固计算地方时 我国东西跨越了东五区到东九区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方便,全国各地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已知北京时间是上午8:00,计算新疆的地方时?计 算上午5:00习题巩固时 间 的 差 异①图中与A地的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②图中为正午12时的点是_________。③ 图中B点的时间应是_________时。ABCA、CC0/24习题巩固时 间 的 差 异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其对面经线的时间为0/24时。12时0时ABC习题巩固时 间 的 差 异1. . ( )A. B. C. D. 习题巩固时 间 的 差 异2.影响我国东西两端作息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天气变化C.距海远近D.植被不同课 堂 小 结时 间 的 差 异地 球 的 自 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自西向东一天,约为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1.2.1 地球的公转1.2.1 第一章 第二节 地 球 的 公 转阅读教材P15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公转的概念是什么?地球的公转运动自 主 学 习(2) 地球公转的方向?(3) 地球公转的周期?(4) 地球公转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5min指地球围绕着太阳做旋转运动。自西向东1年新 课 学 习公转运动观察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状态。地轴是倾斜的,地轴指示方向不变。教 学 设 计课题 1.2.1 地球的自转 教师 -- 课型 新授课授课班级 七年四班 日期 2023.9.12 集体备课 7年级备课组课程标准 1、能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2、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教学目标 能够自主演示地球的自转,归纳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 能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教学难点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和昼夜交替。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学生准备:教科书、地图册、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 以“昼夜更替”作为课堂导入。 [引言]我们每天都会伴随着太阳升起上学,在太阳落山后回家。从我们的视角看昼夜的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引起的,而昼夜变化到底是原因太阳的运动还是地球的运动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地球的运动-自转。 以现实生活实例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切实感受地球运动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10’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导学案,并在书中划出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新课讲授 25’ 活动一:认识地球自转运动 自转中心 自转方向 ①自西向东②北逆南顺 自转周期 [师]展示地球自转运动GIF动图。 [生]观察地球自转运动,并指出地球自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学生通过阅读图片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 活动二: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步骤1:认识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历程 步骤2: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并归纳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划分 昼夜更替 时差 [教]科普地心说到地心说的发展历程,展示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说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围绕着太阳做公转运动,因此会接受到来自太阳的光。 提出问题“太阳光照射地球会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呢?” 【合作探究】 演示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演示太阳光照射地球。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预设:光只照亮了地球仪的一半。 [师]是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我们将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未被照亮的半球称为夜。昼夜的分界线为晨昏线- 。 演示2:用手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仪上分别在昼半球夜半球上标注一点展示由夜入昼的过程。 提问:“观察自转运动过程中两点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A点由夜变成了昼,B点由昼变成了夜。 [师]讲解:这说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同时昼夜也在不断地更替。而且总是东边的地区先看到日出。 这种由于位于不同经线的地区产生的时间上的差异,就是时差。 【生活实例】 提问:“为了避免下次打电话影响姑妈休息,我们怎样推算美国纽约的时间呢?” [师]讲解世界的十二时区: 利用地球的自转角速度15°/h解释每15°为一个时区,共分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共同组成了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时差。 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师生互动演示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地理事件,生动直观的展现昼夜的形成以及昼夜更替,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生活实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增加地理的学习趣味性。习题巩固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 地球的自转-P.pptx 教案--1.2.1地球的运动-自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