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十月秋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十月秋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十月秋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前言
秋高气爽,天气渐凉。适逢国庆节,市民外出访友、聚餐、旅游增多,小编提醒大家,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谨防新冠病毒、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食源性疾病。
1
新冠肺炎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没有结束,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进入秋冬季病毒活跃期,新冠疫情可能逐步上升,对老年人、基础疾病人群的健康危害仍然较大,如多次感染、反复感染甚至叠加流感等其他病毒感染,健康风险更大。市民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反弹。
预防措施:
1.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勤通风、勤晒衣被。
3.科学佩戴口罩,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或进入客运站场、超市、影剧院等环境密闭、人员聚集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也建议佩戴口罩,同时注意咳嗽礼仪。
4.强身健体,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魄。
2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是急性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流感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2.保持办公、居家环境清洁,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预防措施:
3.打喷嚏或咳嗽时注意遮掩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每年9-10月接种一剂次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但成人也可能患上手足口病,由于症状轻微,会不知不觉传给儿童。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对适龄儿童可接种疫苗;成人外出回家应洗手洗脸后再与儿童接触,打喷嚏注意遮掩;不与他人共用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污染的环境。
4
诺如病毒
感染性肠炎
诺如病毒容易在人员密集场所造成短时间内多人集中发病。人们通常经过以下途径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
预防措施:
预防控制诺如病毒感染性肠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勤洗手、不接触、消毒
1、勤洗手: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不喝生水;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2、不接触: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
3、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消毒清洗时应佩戴口罩以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
4、诺如病毒肠炎患者在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5
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具有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家庭、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预防措施:
其实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关键在于:
讲卫生、不混用。
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用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尽量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在红眼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比如游泳池、游乐场等;
若家中有红眼病患者,不要共用毛巾、脸盆等
6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全球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食源性疾病,可见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措施:
吃熟食
勤洗手
消毒
喝开水
果蔬洗净
总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