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2 课第二框教案
课题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版社)
教学目标 1.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指导意 义及历史地位,懂得党的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道理。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认同并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重难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党的指导思想 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本课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 维方法基础,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能力和兴趣参与情境探究活 动。但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较为零散 化,因此,本框教学宜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选取南岭村的素材贯穿本 课,用学生能理解、易接受、感兴趣的话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从而使相关理论内 化于学生内心。
教学方法 教法:议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调查法
教学资源 1.文本资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 放的著名论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报告内容 2.视频资源: 《我们走在大路上》(第 8 集《伟大转折》)、《深圳故事》 3.生本资源: “假如我是第 xx 次党代会代表”演示文稿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预学 【回归生活 调研先行】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1.结合史实, 运用信息化手段,了解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至十七大历次党代会的背景及主要内 容。(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为课上活动“假如 我是第 xx 次党代会代表”制作演示文稿介绍你所 了解的党代会。(选做:学业质量水平二) 2.查找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著名论断,记录 下你印象最深的 2~3 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思 考这些论断对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在课堂上分 享。(必做:学业质量水平一) 3.分小组查阅相关文献, 从国际环境、国内情 况、党的自身状况等不同角度对“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意义进行研学。(必做:学 业质量水平一) 4.分小组查阅相关文献, 从国际环境、国内情 况、党的自身状况等不同角度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 时代背景和意义进行研学。(必做:学业质量水平 一) 1.学生通过信息 化手段,感受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七 大历次党代会的背景 及主要内容,为本课 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查找邓小 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著 名论断,了解邓小平 理论的指导意义。 3.通过研学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 意义。 4.通过研学理解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 代背景和必要性。
课中 研学 子议题 1 :开创新局,新的航向在何方?( 15 分钟)
【创境激趣 导出新知】 1. 邓小 【情境创设】 播放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 8 集《伟大 转折》视频片段 通过观看 视频 《我们走在大路上》 第 8 集 《 伟 大 转 折》, 邓小平作题为
平理论 (1)邓 小平理论的 创立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了历时 36 天的 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 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 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 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 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 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 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小组研学】 全班可分为四组, 分别阅读《解放思想, 实事 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四个部分,结合视频思 考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问题解析】 问题: 结合材料和相关历史知识, 举例说明坚 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 问题指向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以 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可参考本课第二框第一 目第二段。正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党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 基本问题, 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开创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总结建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 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 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创立了邓小平理 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党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社会主 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 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回答 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制定 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务驱动】 材料: 深圳市南岭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是深圳市龙 岗区南湾街道的一个行政村,面积 4.12 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 1000 多人,外来人口 1.5 万人。 1979 年,南岭村还是宝安县一个仅有百余户居民的小村 庄,生产靠贷款、粮食靠返销、生活靠救济。 《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团结 一致 向前 看》的重要讲话,学 生总结并分享为什么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 分组阅读《解放 思想, 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四 个部分,从不同角度 思考为什么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 启发讲授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的重要 作用。 结合南岭村发展 实际, 设置系列化议 题。引导学生归纳并 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 要内容以及历 史地 位。
(2 ) 邓小平理论 的主要内容 和指导意义 (3 ) 邓小平理论 创立与发展 的历史条件 以及历史地 位 1980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 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 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启动,南岭村 的发展也由此开始。村民从与港商合作起步, 充分 利用集体力量,逐渐发展起工业、旅游业、商贸 业,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1986 年,南岭村建起了第一个工业区,实现 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飞跃。到 1991 年底, 南 岭村人均集体分配超过 1 万元。 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 进入新阶段。南岭村先后建成 4 个工业区,引进国 内外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 展。 1994 年,深圳颁布《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 公司条例》,南岭村成立股份合作公司, 村里的部 分集体资产转为村民的个人股权, 村民人人持股, 年年分红。 任务: 1.在课堂上分享课前查找的邓小平关于改革开 放的著名论断。结合南岭村的具体做法思考这些论 断对南岭村发展的指导意义。 2.开展“假如我是第 xx 次党代会代表(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五大)”领学活动, 结合课前 制作的演示文稿介绍你所看到的党代会具体内容。 3.结合同学分享,归纳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 内容以及历史地位。 【总结建构】 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 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 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 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 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 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 本问题。 1997 年,觉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合作探讨】 结合南岭村的变化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邓小 平理论的认识。 【总结建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 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 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开创之作。
子议题 2 :思想伟力,建设什么样的党?( 10 分钟)
【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 2. “三 个代表”重 要思想 【情境创设】 材料一:2000 年 2 月 22 日,对于深圳市南岭 村的村民来说,是难忘的日子。改革开放后, 南岭 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 1999 年,仅有 180 户、 800 多村民的南岭村,集体总收入达到了 1.4 结合南岭村党支 部的做法实际,导入 议题。
(1) “ 三 个 代 表”重要思 想提出的时 代背景和必 要性。 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 9 万元,分别比 1978 年增 长 2 万倍和 900 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专 程来到南岭村,考察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考 察过上了富日子的特区农民在想什么、做什么,并 与村民们举行了座谈会。 为了让南岭村的村民记住昨天,更好地开拓明 天,南岭村党支部特意办了一个“致富思源展览 馆”, 里面收集了一批旧农具、旧家具、旧粮票, 陈列了一块块南岭村这些年获得的各种先进单位、 模范集体的荣誉奖牌, 一幅幅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 南岭、关心南岭的珍贵照片。这个展览馆浓缩了南 岭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 缩影。 还是在南岭村刚刚富起来后, 南岭村党支部就 告诫村民: 穷要有穷志气,富要没富毛病。为了打 破“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党支部向村民提出了 “富而好劳,富而好学,富而崇德,富而思进”四 个方面的要求。 材料二: 2001 年,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 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 成为一个领导人 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 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 全面政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合作探究】 1.在南岭村的发展中,找出南岭村党支部的先 进做法。 2.结合材料二以及课前任务三研学活动,通过 “拼盘式”小组合作, 思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 【问题解析】 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说世纪之交为 什么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问题指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 景与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结 合国际环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情况、国内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党的自身状况等方面, 阐释“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材料从一个具 体领域给出了部分回答: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 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 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从一个在受 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成为在全 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第二, 可参 考本课第二框第二目第二段, 阐释“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指导意义。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指引下,党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 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 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 纪。 通过“拼盘式” 小组合作, 从国际环 境、国内情况、党的 自身状况等方面,引 导学生探讨世纪之交 提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必要性和意 义。
(2) “ 三 个 代 表”重要思 想主要内容 及其指导意 义 【总结建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 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党在国内 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 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 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成功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议学活动】 开展“假如我是第 xx 次党代会代表(党的十 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领学活动,结合课前制 作的演示文稿介绍你所看到的党代会具体内容,归 纳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指导 意义。 【总结建构】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 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中国共产党的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 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议题 3 :一脉相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10 分钟)
【探究学习 建构新知】 3. 科学 发展观 (1)科 学发展观的 形成 【情境创设】 2003 年 4 月 12 日上午,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锦涛再访南岭村。胡锦涛指出: “南岭村是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缩影, 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你 们要努力做到不自满, 不松懈,不停步, 把南岭村 建设得更好。” 【议学材料】 2003 年,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 典”疫情。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各 族人民齐心协力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充分 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非典”的 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在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 发展阶段之后,存在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 发展滞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新矛盾新问 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 论和实践问题,历史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2. 科学 发展观的科 学内涵和历 史地位 同年, 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指出, 要牢固树立协调 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4 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 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阐述。 【问题解析】 问题: 结合材料和时代背景, 想一想中国共产 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问题指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与重要 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发展呈现明显的特 点:经济发展速度快, 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显著增 强。但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高速发展 后暴露出的新矛盾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 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深刻认识和回答 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 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为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可结合材料, 并参 考本课第二框第三目第一段。 【总结建构】 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 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 观。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强调坚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 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议学活动】 开展“假如我是第 xx 次党代会代表(党的十 七大、十八大)”领学活动, 结合课前制作的演示 文稿介绍你所了解的党代会具体内容,归纳总结科 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总结建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集中体现, 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 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 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 新的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资料研读引 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 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 必要性。
【启思导行 知行合一】 分小组介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并 分享学习体会。 【启发讲授】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 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 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新的飞跃。 结合已经填写的 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 容和回答 的重 大问 题,引导学生从总体 上把握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的有 机联系和内在逻辑。
课后 践学 【知识拓展 素养提升】 【布置作业 分层检测】 1.布置基础作业:课后练习 2.布置拓展作业:制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 什么行?”手抄报。 分层次作业,评 价学生知识运用水平 和素养提升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