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授课班级授课顺序 第七周1、2 编写时间 2023.9.20 教研室主任审批意见工作任务 (项目)名称 第五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项目)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难点: 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从忧患意识把我新发展理念,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我国在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方面的重要意义;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三大战略;理解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实施步骤 实施内容工作任务 (项目)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备好学情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议题法、小组讨论、视频教学法课堂活动环节分配 一、复习第四课重点内容。 二、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利用“数说十三五”成绩单——视频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通过图片、视频、讲授,帮助学生掌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标志,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内涵;通过介绍我国取得的成就,理解其意义;通过环境保护类的宣传视频,引出新发展理念,并帮助学生掌握其内涵、重要作用及内在逻辑。通过焦裕禄的先进事例,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熟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理解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关键和特点。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图片、讲授、阅读课本,帮助学生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掌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总要求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必要性及建设举措。通过介绍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途径,明确自己要成长为创新型中职人才。 三、检查上周作业课后能力训练(作业) 1.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作用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途径 3.预习第六课课后小结送审时间 年 月第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5课 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发展所处额历史方位、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远大志向。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原则与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了解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背景、内涵和特征,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必然性和主要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解我国深化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意义和总要求,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举措,理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认同推动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向大国工匠学习,勇于创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从忧患意识把我新发展理念,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掌握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我国在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方面的重要意义;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三大战略;理解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数说十三五’成绩单”视频。【讲授新课】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我国什么时候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标志)新发展阶段是什么?1.我国什么时候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标志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2.新发展阶段是什么?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教师活动:讲解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取得的诸多成就有什么重要意义?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活动:观看短片思考我们是否还要用“环境破坏”换“经济发展”?——否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师生互动:连连看—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作用学生辩论:谈到五个新发展理念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时,有人说是“互不相干、相互独立的,是可以相互代替的”。同学们认为呢 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收到影响。教师活动:介绍先进任务焦裕禄,并引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材料:《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课堂讨论:焦裕禄的事迹对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有什么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学生回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材料:焦裕禄觉得,想拔掉兰考的“穷根”,就得先稳住这漫天的风沙。他实地走进每个村庄考察,找经验丰富的农民开座谈,向群众寻求治沙之法。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每当雨下得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全县149个生产大队,焦裕禄跑了120多个,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沙丘1600个。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生命最后时刻,他唯一的要求是“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兰考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充满希望的幸福之路。教师提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并进行回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课堂讨论:请阅读课本47页,回答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目标是什么?——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课堂讨论:你心中的共同富裕是什么?名词解读——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应构建何种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循环为大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9页回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工作/关键是什么?学生回答: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新发展格局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学生回答:开放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议学问题: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学生回答: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思考——反观“国人从日本购买马桶盖事件”,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消费能力外流教师活动:通过图片讲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议学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要求是:学生回答:“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相关链接:“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教师活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那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包括几个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议学点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举措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教师活动:播放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视频。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53页,答一答,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发展新空间。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3-54页,谈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学生回答: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作业:1.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作用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途径3.预习第六课。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